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請別叫我昭烈帝筆趣閣> 第四百六十五章 蒯良:笑蜀中無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六十五章 蒯良:笑蜀中無謀 (2 / 2)

劉備見此公文,卻忍不住笑起來,準備藉此稽考一番,先到信都的蒯良與蒯越,以及諸葛亮、曹昂、曹真、曹休、孫權幾人。

剩下還未應徵而來的,正在處理手中要務,尚需一段時間才能趕來。

“回稟陛下……”蒯良最先拱手站了出來,恭而有禮的長拜道:“蜀地為天下膏腴之所,多有適於墾田的河川、平原與丘陵,又能四面險固,因此蜀中豪強繁衍生息數百年,且又彼此聯姻。”

“一旦有變,則乘勢席捲各郡,此亦正常也。”

“可惜只懂得眼前之利,而不明身後之事,各縣諸城乃至成都,俱無屏藩阻隔,進入益州的關隘也在漢軍手中,豪強力不足相抗漢家。”

“若蜀人不可輕信,則可調漢中郡,及荊州之軍立即抵達蜀中,進兵之日便能斬將搴旗,伏屍數萬,此勢在必勝也!”

蒯良此前為劉表最得力的謀主之一,當年劉表與劉焉交惡,荊州士族也並非沒想趁機攻取益州,還了解蜀地豪族與劉焉帳下東州兵的矛盾。

那些習慣不受束縛的豪族,遇到有來侵犯他們的利益,就會立馬抱團反擊。

劉焉為益州牧時,把治所從雒縣遷到綿竹縣,誅殺豪強以立威刑,就立馬有人反叛。

連在綿竹偷造的天子車輿,也遭大火焚燒殆盡,讓他不得已又把治所遷到成都。

從劉焉至劉璋,只要益州豪族利益受損就會反叛不斷。

如今天子要度田,無疑算要了他們的命,必將群起而反。

可惜這些人被利益矇蔽雙眼,看不到自己死期將至。

蒯良念想到此處,心底不由有幾分譏笑,就算劉季玉在建興元年時未歸降,大漢也必會對益州動手。

如今天下各州郡,除去兗州、幽州、荊州、雍州,及蠻夷遍地的交州還沒度田外,又有何處士族與豪族沒有度田?

兗州只剩下四郡,幽州還未開始,荊州的南陽、江夏、南郡三郡早已經主動度完,還釋放了奴婢與僮客,又將部曲遣散。

就是不想等到天子的刀劍,架在荊州士族的脖頸上了再去求饒,那一切就都晚了。

託劉景升的福,荊州本就落後於青、兗、徐、豫計程車族一大截,還不努力迎頭追趕,只會被越甩越遠,到時候吃虧更多。

也就蜀中豪族不懂變通,什麼田地、錢財與部曲,當初是怎麼獲得的,日後也可以從頭再來。

只要書籍未失,宗族子弟尚在,便總有機會再出二千石,卻偏要與蠻夷為伍,為了昔年依附劉氏得來的富貴,而舉事反叛漢家,最後下場不是誅三族,就是流放異域。

“不過……剿滅益州叛亂,也好使我荊襄立功,此不亦善哉?!”

蒯良嘖嘖稱奇想道。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