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非洲創業實錄偶然中文> 第二百一十五章 “理想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一十五章 “理想國” (1 / 2)

其次,則是當下蒙巴薩的業務比達累斯薩拉姆市要重要一些,畢竟是東非和歐亞交匯的橋頭堡,所以很多外貿業務和交流中心都設立在蒙巴薩。

如今隨著歐洲戰爭的進行,很多原本歐洲列強手中的業務,自然過渡到東非手裡,這使得蒙巴薩成了東非東海岸最重要的資訊交匯點。

得益於東非通訊技術的進步,以及國家電信產業的壯大,電報,電話等普及,在蒙巴薩下的訂單,能迅速發往東非全國,而不一定非要到某個城市才能完成商業任務。

所以蒙巴薩除了有大量交易所,交流中心以外,還有很多東非大企業設立的站點,或者乾脆是總部所在地。

所以為了不打破如今蒙巴薩的狀態,東非政府慎重考慮之下,還是將會展放在達累斯薩拉姆市城市圈。

這其實一定程度上也說明了達累斯薩拉姆市在東非城市中地位的相對下降,這其實也容易理解,在貝拉,馬普托,新漢堡港,彭巴等一眾東海岸港口城市崛起後,勢必會對達累斯薩拉姆市形成競爭。

畢竟達累斯薩拉姆市不是上海,坐擁長江這個黃金水道的龍頭位置,而鐵路和公路交通上,那些東非後起之秀絲毫不遜色於達累斯薩拉姆市。

而蒙巴薩就不一樣了,可以說他完全沒有競爭對手,至今北方鐵路的紅利依舊牢牢把握在蒙巴薩手中。

當然,最後一點,選擇達累斯薩拉姆市城市圈作為會展舉辦地的原因在於達累斯薩拉姆市就足夠了,如今達累斯薩拉姆市依舊是東非第一大城市,綜合實力依舊最強,其他各方面沒有短板,用來應對參會國家人員足夠了。

至少從巴西參展人員的討論中就可以看出這一點。

約德爾依舊在點評道:“我注意到不少細節,就比如達累斯薩拉姆市的道路,明顯更加平穩,雖然這可能和汽車效能有關,但是你們看,東非的道路完全是用黑色的瀝青鋪設的,而里約熱內盧的城市道路只有幾少部分有這個待遇。”

“而且東非道路設計的特點十分明顯,在瀝青路面上還有各種線條和特殊圖案,我想他們一定有特殊用途。”

說到這裡,約德爾開始用德語詢問開車的東非司機,之前他一直用葡萄牙語和同事對話,東非司機一個達累斯薩拉姆市老土著自然不可能參與進來,畢竟聽不懂。

因為移民巴西太久的原因,約德爾的德語明顯不太流暢,他磕磕碰碰的和東非司機交流著。

“司機先生,不知道怎麼稱呼?”

“你好先生,可以叫做弗凱里尼,有什麼事麼?”

“弗凱里尼先生,我只是有一個小問題想要請教,我注意到東非的道路上有很多圖案和線條,一些畫在路面,一些應用在警示牌上,請問這是一種統一的交通規則麼?”

弗凱里尼說道:“是這樣的,白色油漆將道路分割開來,最基礎的作用就是將道路進行分化,比如我們現在就是在內側車道里,在同車道里車輛行駛方向一致,當然,也有指示和警告作用,就比如實線不能變道,虛線區域就可以……”

這些自然交通規則都是恩斯特指導下完成的,實際上早期東非交通並沒有像今天這樣嚴格。

畢竟曾經東非汽車數量不多,而馬車等車輛速度又不快,所以用不上覆雜的交通規則,直到九十年代東非車輛增加後,東非政府才開始完善和施行更加嚴苛的道路交通規則。

而約德爾將這些知識點翻譯成葡萄牙語分享給同事後,再次引起了巴西人的一致稱讚。

弗凱里尼作為一個老司機格外喜歡這種被外國友人吹捧的感覺,現在有了約德爾這個會德語的人做翻譯。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