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非洲創業實錄偶然中文> 第二百一十五章 “理想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一十五章 “理想國” (2 / 2)

他的話匣子封印就徹底揭開了,他開始一點一滴的介紹東非的很多細節。

“道路中間和兩邊的綠化帶,根據我曾經接觸過的外國遊客或者商人所說,好像只有我們東非才有,這些綠化帶的作用,除了美化環境以外,還能消除一定的噪音和灰塵,當然,作用肯定比較有限,不過我相信是這樣的。”

“如果你接觸這些綠化帶就可以看到其葉片上吸附了一定的灰塵,在灑水車沒有對其進行澆水之前。”

“我們東非的道路採用的是最新型的紅綠燈系統,他們都使用電力作為能量來源,佈置在達累斯薩拉姆市大大小小的十字路口或者其他複雜路段……”

巴西人們聽得如痴如醉,在弗凱里尼的話語裡,任何人都能感受到東非交通系統的強大,體現著秩序,公平和人性化等等優點。

當然,他們也時不時的丟擲一些新的疑問。

“弗凱里尼先生,達累斯薩拉姆市的街道都是如此整潔麼?”

“當然,我們東非對衛生狀況是十分重視的,不僅僅是現在,就是追溯到我祖父那個時代的東非就有這個傳統。”

“聽我祖父說,早期東非確實並不安全,那個時候很多人的衛生意識十分淡薄,但是當時政府就已經開始強制要求個人和公共衛生的清潔,而效果也是十分顯著的。”

“我想大家都聽說過,非洲是被詛咒的大陸這個說法,各種熱帶疾病橫行,而我們東非就是這樣大大壓縮了病毒在東非的傳播,現在東非甚至比很多中高緯度都要安全。”

如果弗凱里尼的話對其他人說,並不容易引起共鳴,但是巴西人就不一樣了。

巴西的緯度和東非相差不多,兩國氣候也可以說十分相似,所以東非存在的一些問題,對巴西同樣適用。

而毫無疑問,巴西糟糕的醫療體系和衛生系統,以及橫行的各種熱帶疾病,這恐怕也是巴西人口增長不理想和人口集中在大城市的原因之一。

畢竟試想一下,巴西這樣一個人口偏少,地廣人稀,且無法像東非過去那樣透過行政手段,集中國家力量對內陸進行開發的國家,確實很難發展起來。

指望私人企業帶著百十號員工到內陸開荒,那簡直是要人命,也就是早期巴西有足夠多的印第安人,後來有足夠的黑人壓榨,要不然巴西恐怕連今天這點家底都積攢不起來。

畢竟巴西廢除奴隸制度已經是19世紀末的時候了,而彼時東非對國土的有效開發,都已經達到數百萬平方公里,如今西部經濟和人口也已經成勢,這就是東非制度上的優越性。

當然,東非對黑奴的消耗顯然也十分突出,不過未必就比巴西消耗的多,畢竟巴西的黑人都更新迭代了好幾代,走的是可持續發展路徑,而東非就不太重注“可持續發展了”,採取“竭澤而漁”的手段。

這一點上來說,巴西的黑人群體,相對於他們的東非“老鄉”既幸運,又不幸,至少巴西沒有趕盡殺絕,不過東非和巴西黑人的待遇顯然又不如美國,美國黑人雖然受社會歧視,但好歹在上個世紀中期就獲得了自由,如今巴西黑人剛剛解放不久,其社會地位還不如美國黑人。

當然,這種“汙點”,弗凱里尼自然不會向國際友人們透露,所以在弗凱里尼的話裡,東非幾乎沒有缺點,全是優點。

而很多巴西人也信以為真,畢竟事實擺在這裡,人們更原願意相信自己看到的,東非顯示出來的都是文明的一面,所以東非就是比巴西更文明,更富裕,更強大,簡直是“理想國”。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