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溫先生,你看若是主公去祭奠宗澤,宣佈晉位吳國公,會是如何?”
“這,這是要做趙宋的吳國公?”
“錯!”張希孟又斷然道:“趙宋無德,對不起英烈先賢!主公為中華英雄,自然是承襲華夏道統,升任吳國公,自領一方!”
劉伯溫猛然吸了口冷氣,這句話可不簡單,等於一下子開啟了格局。
朱元璋的難題在於不稱王,不稱帝,跟其他勢力打交道就吃虧,就沒法名正言順,治理麾下疆域。
可稱王稱帝,又違背了緩稱王的基本戰略。
進退維谷,這才逼得劉伯溫想出了先向元廷稱臣的餿主意。
可是張希孟跳出了這個圈子,既然提出了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的口號。
那前往鎮江,祭祀宗澤,重申大義,晉位吳國公,貌似不但順理成章,還更加名正言順!
明明都沒路了,張希孟愣是走出了新路。
格局,什麼叫格局啊!
劉伯溫對張希孟瞬間湧起了一股強烈的敬意。
這個年輕人,確實是高!
又過了兩天,張希孟和李善長碰在了一起,老李自以為張希孟已經沒得選擇,可是聊了兩句之後,當聽到張希孟的方案,李善長頓時又瞠目結舌,進而無言以對。兩個人去見朱元璋,從頭到尾,都是聽張希孟闡發理由,講述種種好處。
老朱聽得眉飛色舞,喜笑顏開。
“咱就知道,張先生足智多謀……那從今往後,咱們用華夏紀年嘍?”
張希孟道:“暫時或許還不行……不過可以用華夏吳國紀年,主公自稱吳國公就是了。”
“華夏吳國!”
老朱仰天大笑:“好啊!真好!咱記得他劉福通打出的旗號是重開大宋之天,對吧?咱們這是驅逐胡虜,恢復中華!孰高孰低,孰優孰劣?李先生,你也說說啊!”
李善長能說什麼?
“上位英明,經歷睿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