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皇萬歲!唯盼凱旋!”
“吾皇萬歲!唯盼凱旋!”
人們不約而同、整齊劃一地喊出這句話,劉錦攥緊韁繩,神色動容,他的視線一一掃過每一個人。
“多謝諸君。”
見如此情形,劉錦便知自己的選擇是對的,兩國勢如水火,百姓亦相看兩厭,他此舉必然能贏得民心。
北上途中他已派鑾衛院查明,如今的北烈國君阿古拉泰閉門不出,不允任何人探望,朝政盡數交予策稜,想來是性命垂危。策稜此人專橫兇殘,掌權後接連殺戮朝廷重臣,扶持東宮嫡系,阿古拉泰卻無反應。國君寢殿戒備森嚴,派去的探子穿不過層層護衛,無法確認阿古拉泰的生死。
不過現在阿古拉泰是死是活並不重要,戰事已起,他現在唯一要做的便是帶領將士打贏這場仗!
當劉錦抵達軍營時已是深夜,兩方暫時休戰各自整頓。劉錦利落下馬,親自扶起跪地的楊騁,溫聲道:“朕說過,將士著甲佩刃時,不必行禮。”說罷命眾人起身。
楊騁笑道:“末將知陛下定會來。”
兩人一同往主將軍帳走去。
“現下戰況如何?”劉錦問。
“回陛下,他們一貫擅長遊擊戰術,時常趁著夜色或黎明微光進行突襲,且不與我方正面長時間交鋒。短短數日,雙方交鋒十九次,每次打到一半他們便向草原深處逃竄。我軍將士眾多,疲於奔命,難以持續追擊。”楊騁答。
“可有應對策略?”
“啟稟陛下,草民曾與將軍商議……”宋修遠躬身垂首,放緩語速,將剩下話說出,“放火燎原。”
劉錦眼皮一抬,看向角落裡聲音源處,那人一襲廣袖長袍,與軍營將士格格不入。
楊騁喚宋修遠上前,對劉錦介紹道:“陛下,這是末將招攬的謀士,名喚宋修遠,是慶安十四年學子,因未往相府投名帖而落榜。他曾將生死置之度外,帶領百姓替高醒收屍。”
“草民叩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啟稟陛下,楊將軍方才所言收屍一事全賴百姓齊心,是永州百姓銘記高將軍恩德,願意捨命相救,草民只盡了些許綿薄之力,不值一提,不敢獨佔功勞。”宋修遠跪地俯首道。
劉錦頷首,眼中劃過一絲贊許,他問:“宋先生免禮。你方才說的‘放火燎原’,可有詳實舉措?”
“回陛下,草民查到西厥王室與北烈勾結,暗中輸送糧草補給,策稜這才敢在冬日挑起戰端。草民本欲前往西厥,勸說其可汗勿要如此,可據斥候來報,運糧之伍,皆有重兵戍衛,想來他們不會接受勸說。”
他抬手指向軍事沙盤,從三國交界處劃過,繼續說:“依草民愚見,首先要往西切斷補給線,冬日缺糧,若無西厥糧草供應,北烈難以支撐騎兵與戰馬生存,只是此路至少需十五萬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