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位資歷很老的聖人,在文相出事的這段時間裡,基本由他來掌管洛陽學宮的大小事宜。
他的語氣很親和,輕聲細語地表示。
李講乃是如今的大唐第一天驕,他若是去開堂授課,傳遞經驗,定然會有很多人醍醐灌頂。
這對李講而言,並沒有什麼害處。
於是,李講很痛快的就答應了,商議過後,決定去洛陽學宮開七天的課程。
凡是有心想學的人,都可以來聽一聽。
這則訊息,沒有驚動洛陽,但在洛陽學宮內部卻掀起了驚濤駭浪。
一群人無比興奮,覺都睡不著了,輾轉難眠,但也有人很好奇,李講的課上到底會有多少人。
因為,像洛陽學宮這種,學生本身就是天驕,能力卓群的學校。
老師一般傳授的,都是自己最得意的代表作。
所以在洛陽學宮,不僅僅是學生會關注一位教師的課堂人數。
就連老師內部,也在暗中較勁。
畢竟,這課堂人數,除了代表自身教學能力是否出眾,更代表著自己引以為傲的代表作,是否成功。
否則,一部學來沒有用處的作品,誰有動力與熱情?
李講功成名就,年紀輕輕,立身的作品數不勝數,沒人會擔心他的課堂會門可羅雀。
但都好奇,李講到底會以哪一篇作品作為教材。
到了約定好上課的那一天,日頭還沒升起呢,洛陽學宮便有窸窸窣窣的聲音響起。
“小宋哥,我們不是約好去太師那裡聽課的嗎?你再賴床,我不等你了!”
床上的少年被搖醒,睡眼惺忪的看了一下外面,天還沒亮,一片漆黑。
“現在什麼時辰?”
“寅時三刻。”
“什麼?至於起這麼早嗎?你瘋了!”少年目瞪口呆。
“早?小宋哥,你快起床看看外面吧,咱們都算晚的了!”
少年忙不迭地從床上翻身而起,走到窗邊,人都呆住了。
漆黑的道路,一盞盞油紙燈如星火般堅定向前,匯聚成河。
洛陽學宮的學子太過熱情,不僅將教室座無虛席,連樓道、地面都利用了起來,整個教室坐的水洩不通。
這也導致,學宮這邊,不得不為李講緊急安排到更寬敞的操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