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萬卡對他這個舉動的評價是:你果然想去火星。
當年埃隆馬斯克才賺了1億多美金就想去火星,現在居塵有這個想法並不過分哦。
一開始他就打算到公海上去發射小火箭,以免又被有關部門影響,這很傷士氣的。
假如有一天能夠成功,就可以把無人機送到100公里的高空,然後開始滑翔。他希望飛機可以滑翔16個小時,以200公里的時速計算,需要滑翔3200公里,所以,至少要讓飛機的滑翔比為32:1,也就是下降100公里水平飛行3200公里。
夜裡發射火箭上天,飛行3200公里,再加上8小時的太陽能續命,再飛行1600公里,那就是航程4800公里的“洲際無人機”啊,完全可以媲美瑞士人的陽光動力飛機。
這航程,如果要跨越太平洋都是可以的,只要規劃一下線路,從東京飛行4000公里到中途島,再飛行2000公里到夏威夷,再飛行4000公里到美國本土。
這貨沒什麼用,賣給恐怖分子當洲際小炸彈還差不多。
但可以顯示比翼鳥的技術有多先進,有時候,嘚瑟也是一種幸福和快樂。
據瞭解,納粹德國的馮布勞恩設計的V2火箭就是75%乙醇跟液態氧混合的燃料設計,這讓居塵對V2很感興趣。
V2為了讓燃燒更加猛烈,採用了蒸汽燃料泵來增壓,這是當時難度最大的部件,而居塵並不需要那麼高的推力,所以這個部件暫時可以省略。
而且V2當時採用的燃料泵的動能來自液態的過氧化氫,也是居塵看中的氧化劑,在空氣稀薄的高空,氧氣不夠用了,所以必須自帶氧化劑。液態氧非常危險,不適合無人機玩,用過氧化氫比較安全。
乙醇和過氧化氫都是比較安全、容易儲存的液體,對於業餘火箭愛好者來說是不錯的選擇。
居塵這個時候沒想過要跟藍色起源、SpaceX等大佬競爭,他們是正經搞太空技術的,居塵是來玩兒票的。他就是覺得可以回收的火箭特別有趣,因為看上去就是一個圓柱,這得多少技術才能做到一根柱子能原路返回發射場啊。
目前,美國正在迎來太空創業的最好時機,因為大量的公司提供了武裝到智齒的零部件,只要你有想法,沒有什麼是買不到的,所以SpaceX才能完成重量級可回收火箭的偉大壯舉。
當然,SpaceX選擇的是自己製造85%的部件,因為這個行業最大的問題是“使用者少”,高單價才能存活,靠自主生產大部分部件,SpaceX已經做到了把波音洛馬發射聯盟的4億美元一次單價降到8000萬美元,還沒算可回收帶來的好處,這方面還是在試驗階段。
居塵的玩兒票則面向迷你火箭,零部件也是自己製造,但是可以眾包出去,反正也不是什麼正經的專案,所有的相關領域專家都可以搶單,主要採用增材製造的方式來生產。
增材製造跟數控機床的切割相對,是從粉末狀的材料熱熔之後一點點糊成需要的形狀,效能不能跟減材製造相媲美,但速度極快,適合小型業餘製造以及研發原型。
居塵不是這方面的專家,他需要僱傭一個專案經理,行業的資深人士,為了說服資深人士加盟,他需要解釋自己專案的前途,不得不忽悠。
他忽悠道:“我的小火箭將來會發射微型的空中通訊基站,因為可以懸停在天空24小時,發射到100公里的高空之後,以等角螺線的方式盤旋下降,輔以太陽能供能。每天發射一次就可以持續不斷地為特殊地區,比如發生了地震的災區,提供通訊服務。”
專家:“但是主流的研究方向是煤油+過氧化氫,煤油的能量密度高多了,應該是乙醇的1.5倍吧。”
居塵:“沒關係,我們不是搞真正的火箭,乙醇可以透過生物產生,我覺得代表未來能源的方向,就用乙醇,沒有毒性,味道也不難聞,我們的小專案對容易儲存這點很看中,否則就使用一氧化二氮、液氧這樣的特殊氧化劑了,而不是採用液體的過氧化二氫。”
專家很不服氣來著,不過,土豪老闆給的工資高,他也只能採納V2火箭的基本設定了,當年馮布勞恩就用了乙醇跟過氧化氫啊,雖然過氧化氫不是用來當主推進劑的氧化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