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兜轉轉,還是跟鍾貴成了合夥人,不過,這一次他佔了絕對主導的地位,誰叫這位富三代這麼窮呢?
居塵現金充沛,宣佈收購CVT單車之後,立刻使用者就可以退了,而且是秒退,贏得了使用者的好感,網上稱讚聲音一片。
沒有退押金的也不著急了,等著看創新帝的好戲。
過了三天,居塵就推出了“重灌騎兵”計劃。
痛點不是容易失竊嗎?那就搞一個比普通電瓶車還要重的電單車,不僅採用鋼鐵之軀,還多了一個“四季頂棚”,這是一個自帶光伏板的頂棚,可以遮風擋雨防曬,還能吸收太陽之精華,供應電助力系統。
電助力系統雖然僅僅是助力,但也有可能遭到監管,所以這專案是秘密研發,電助力都不帶告訴使用者的,只是將來上市的時候,使用者會發現如此沉重的電單車居然騎行起來這麼輕鬆,完全不比原來的超輕CTV單車差。
既然說是四季都能騎行,那下雨天也好考慮,擁堵時刻也要考慮,這時候,靜止狀態的平衡技術就被納入視野。居塵想使用最簡單可靠的自適應小輪,放在後輪的兩側,自動檢測速度,當速度變慢的時候,會自動放下小輪,讓電單車站住,或者緩慢地滑行,毫無壓力。
所以說,重灌騎兵根本就沒有必要泊車的時候支撐起來,它自帶支撐屬性。
騎手可以直接騎上去,設計“死飛模式”,能夠倒著踩踏,克服重灌帶來的行動不便,所以這車不能採用普通的鏈條設計,需要行業專家設計一種全新的傳動機構,這方面的技術很多,居塵自己就不去親自研究了。
目前設計的短板就是充電的問題,萬一陽光不足,就需要充電,否則,重灌上陣的單車就很難騎了。
這真的很難,所以居塵也沒什麼好辦法,可能共享單車的共享辦法要徹底更改,變成“分享單車”,採用合買的的辦法,向買家出售單車,然後買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設定分享單車的時段,所得的收入大部分歸車主所有,官方僅僅收取資訊費。
這樣,車主就有義務給自己分享的單車去充電了,暫時如此吧,至於分享的生意好不好,那不是官方的責任,不好,那就當變成了賣腳踏車的,好,那就皆大歡喜。
對了,應該提供免費騎行策略,但路線固定,這是為了讓單車回到固定的地點,否則車主分享單車就麻煩了。甚至官方會在使用者不足的時候提供騎行補貼,按照指定路線騎行,不僅可以免費,還能收到小費。
比如,車主上午分享,下午的時候就開始回收,接近規定時間的時候開始給小費,如果規定時間內沒有人接單,那就由官方的專職人員“代駕”,這樣車主應該放心了吧?
果然運營很複雜,想到這裡,居塵自己都頭疼了,好在後面的運營成敗都無所謂,大不了變成專賣“四季腳踏車”的。
CVT單車是一個噱頭,深入人心,再加上四季版,名聲就更加響亮了。一旦風雨時節或者暴曬的季節,這種腳踏車就得民心了。
一心一意謀發展,做好腳踏車賣家的本職工作。
重灌騎兵計劃一出,鍾貴就心安了,未來又充滿了想象力,儘管困難重重。
他還貢獻了一些想法,比如:推薦泊車的車樁,那裡可以充電,他親自去找物業談合作。
如果單車可以防盜、好騎,誰還共享啊?中國人又不是沒錢,就是厭惡竊格瓦拉罷了。鍾貴是挺看好做車商本身的,這貨可以賣個好價錢,5000塊一輛,應該還可以。
風雨無阻,高峰時間還比汽車快,二線城市還能直接上大電池變身電動車,真的創造了一種獨特的體驗。恐怕一些有汽車的人也願意買一輛來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