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尾巴專案還有電單車的份兒,真是不可思議,這源於居塵有電瓶車情節,就像騎士對自己的馬兒有感情,居塵對電瓶車還是很有感情的,畢竟陪伴他度過了很多美好的青春時光。
很快,居塵就親自否定了尾巴設計方案,因為電單車可以更好的隱藏光伏板——把他做成頂棚,直接從擋風板開始往後飄飛,平時摺疊成遮陽篷/擋雨棚,需要充電或者零功耗長途旅行的時候,把摺疊開啟,可獲得媲美普通充電器的功率。
飛奔是不可能了,但40公里的時速還是可以保障的。因為需要的光伏板不多,電單車根本就不需要像汽車那樣有一個“橋樑”,看起來漂亮多了。
當然了,薄膜光伏板是很貴的,這貨沒幾個顧客買得起,光是一條尾巴就要好幾萬呢。
這貓尾專案是真正的華而不實中的華而不實。
估算出價格之後,知道銷量不可能多,居塵需要散散心放鬆一下,他真的去了中東沙漠國度。
土豪國度正在大都會興建超級摩天大樓,令人產生滄海桑田的感嘆,不管你喜不喜歡,反正這摩天大樓是改變了地球的天際線。
王子說:“我們這裡石油便宜,就是淡水不便宜,你懂的。”
居塵:“可我聽說以色列的海水淡化技術很厲害,幾乎可以產出跟自來水廠一樣的成本呢。”
王子:“我們不喜歡那個國家,肯定不會用他們的技術。”
居塵:“呃,那新加坡的好像也不錯。”
王子:“對的,我們就用的新加坡的,不過成本還是居高不下。”
居塵看著遠方正在出港的巨型油輪,說:“我又一個問題,如果用油輪來運輸淡水,成本會是多少?”
王子哈哈一笑:“我說淡水不便宜,可沒說真的比石油貴,肯定成本划不來啊。”
居塵查了一下資料,油輪基本上都可以運輸10萬噸的貨物,而淡水處理工廠,能產出10萬噸淡水的,算比較大型的了。
成本以0.5美元一噸計算,10萬噸淡水淡化的成本是5萬美元。原油價格是350美元一噸,不是一個數量級,怪不得沒聽過運輸淡水的船。
運輸一船的淡水可以獲利5到10萬(沒有海水淡化的地方肯定賣的貴),問題是如何才能用更加低廉物流系統。
當然不可以用油輪,太吉吧貴了。居塵還喜歡用顛覆性的思維方式,如何顛覆運輸工具呢?有一種東西叫做利用海水的水壓本身,運送淡水跟海水壓強是差不多的,至少沒有顯著區別,這就是可以利用的地方。
所以,容器可以使用塑膠膜。塑膠膜跟鋼鐵的成本比較,簡直是天壤之別。
據說谷歌氣球專案採用了特別的材料技術,製造的薄膜韌度比以往的同類產品高出很多,這是谷歌氣球的核心競爭力,他首先就要想辦法搞到這個技術,起碼要知道對方是怎麼做的,做不到一樣強,也要差不多嘛。
居塵不需要知道具體的塑膠膜的成本,想想漫山遍野的快遞和外賣使用的塑膠袋就知道這成本是極低的。把塑膠膜做成一個個火車廂大小的圓柱,封閉,留足空氣以便讓海中的火車皮浮在水面。
每個火車皮還需要“魚鰭”,以便穩定車廂,然後就可以用拖船來把一條“水龍”拖走,料想一隻小小的拖船就可以攜帶完全媲美10萬噸油輪的載重能力,運輸的成本被降到主要在這個拖船的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