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猜怎麼著?
老八不但不派援兵,還讓人帶話羞辱。
咱三貝勒能受這氣?“御前拔刀案”一出,莽古爾泰成了眾矢之的。
“和碩貝勒”降為“多羅貝勒”不說,再沒有跟老八並排坐的資格,還沒收了他麾下的正藍旗五個牛錄,額外罰銀萬兩。
作為旗主,莽古爾泰顏面盡失,正藍旗這次出兵大淩河啥也沒撈到,還死傷不少。
憤恨至極的莽古爾泰,天天在盛京城府邸喝悶酒,旗裡大小事務都扔給弟弟德格類。
上層的權力爭奪,雖然一時並未完全影響正藍旗的細枝末節,但也是人心惶惶、議論紛紛。
八旗內部笨拙的權力遊戲,大明帝國皇帝和朝堂諸公皆茫然無知,更沒有任何行之有效的戰防策略。
就連“圓嘟嘟”五年平遼的笑話,崇禎帝都信以為真,可想而知這是什麼政治智商?
這是一個比爛的時代,只是已經腐朽不堪的大明更爛而已。
……
岫巖堡位於蓋州和鳳凰城之間,和兩地都相隔百五十里左右,道路翻山越嶺崎嶇難行。
天啟元年,遼東右衛參將王元忠不戰而降,並協助招降了岫巖堡守軍,憑此大功,被野豬皮封了個漢軍佐領的世職。
岫巖堡被毛帥攻破一次,又被野豬皮領兵奪回,俘虜漢奴近七千人,掠獲牲畜四千餘頭,原本城週四裡的土坯堡寨被戰火摧殘的牆倒屋塌。
正藍旗雖然名義上管著此地,因為交通太不便利,沒人願意往這邊來。
王元忠被指派領著麾下兵馬,到岫巖堡駐防,防備東江軍從海路來襲。
勉強修復的岫巖堡內,駐紮著正藍旗一個牛錄二百戶旗丁。
堡城周邊近三萬畝的好田,被韃子各家分配一空,旗丁不缺漢奴耕種。
王佐領麾下三百餘戶前家丁,現在搖身一變成了漢軍旗,只能在周邊擇地屯墾。
好在岫巖堡當年在大明手裡時,可耕田地遠超七萬畝。
同樣學著主子規矩,漢軍旗也有披甲人和包衣、阿哈階層,當主子、做奴隸的都是漢人。
實話實說,當年大明遼東衛所兵,和奴隸也沒什麼區別。
被一圈漢軍旗護著外圍的正藍旗牛錄,又有堡牆遮擋風雪,小日子相當舒坦。
也就是說,秦逸計劃在岫巖外圍的搶劫行動,面對的敵人壓根不是韃子。
而是鐵桿漢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