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
相視左右,再望頭頂。
實在高興太早,不該和小師弟一起飛。
眾人齊齊落寞間,一抹簫聲混雜潮聲,漫漫而起,彷彿水波溢位,從極低的地方逐逐升起,一直升到雲層間的風箏那麼高。
五月小滿本帶燥熱,驟聞此曲,心中竟生出涼爽之意!
舒服!
某人乘風頓悟帶來的不自在消散大半,放風箏的簡單快樂重回心頭。
“誰吹的簫?”
徐子帥探出半截身子,來到風箏邊沿往下望。
視野巡視間,自靠右側的一艘青舟上,找到一個熟悉身影。
“簡中義?”
青舟甲板上,簡中義獨立船頭,手撫長簫。
青雲舟長帆鼓脹,浪濤與船身碰撞,破碎成紛紛水沫。
淡如流水的曲音並未蓋過風聲與潮聲,反倒混為一體,和諧相隨,縱使數百上千米外的亦聽得清清楚楚。
悠然擴揚,怡映生趣。
風箏上的幾人聽不懂曲子名頭,卻能感受到它對心境上的平和與幫助。
登時明白曲子為誰而鳴。
“簡知府竟有如此絲竹造詣……”
“不愧為大家子弟!”
領隊青舟上。
徐嶽龍半倚窗戶,往嘴裡拋兩顆油炸蠶豆,咬得嘎吱嘎吱響。
“仲軾,簡知府吹的什麼曲子?怪好聽的,我還覺得有點耳熟。”
項方素,柯文彬等人投來目光。
顯然大家感覺一樣。
“《幽篁悟心》。”冉仲軾抬頭,“青州青山上的篁竹簫名冠天下,色澤溫潤如碧玉,製作成絲竹,音色清亮不濁,如青山之風,青山之水,天下獨一份。
青州簡家也曾出過數個絲竹大家,留世名曲眾多,《玉笛飛花》,《雲蒼海》皆是,《幽篁悟心》是為其中之一,聽聞此曲有助開悟之效。
覺得耳熟……三年前曾有一位絲竹大師簡龍圖,受邀到暢音閣演奏,咱們那天一起去聽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