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看似路過,實則在不遠處角落站了好一會的顧雍,輕笑出聲,看向魯肅的目光中透露著的反倒是一股同病相憐的意味,然後發出了一聲意味深長的感慨。
“還是年輕啊……”
曾幾何時,顧雍也是如此被李子坤那廝玩弄在鼓掌之間,年紀輕輕就積累了老一輩才該有的豐富治政經驗。
對於張飛的反應早有預料的顧雍,以著裝糊塗的方式將自己從中摘得乾乾淨淨之餘,但自然也不是完全不管不顧,免得張飛折騰得太過火,惹出了什麼大麻煩。
也正是因此,身為旁觀者的顧雍再清楚不過魯肅這是掉了個坑,然後又將跳入下一個更大的深坑。
看似武將衝鋒陷陣兇險,實則文官同樣不易。
可武將只要全身心投入到戰場中聽命行事就可以,但文官們所需要考慮的可就多了。
案牘勞形且傷神,絕非玩笑話。
憶往昔,顧雍也曾自詡為濁世佳公子,江東雅文客,琴棋書畫無一不精,更是拜在了大儒蔡邕門下鑽研學問。
如今……
“唉!”
年不到三十的顧雍摸了摸自己日漸稀疏的髮量,發出著一聲悠悠的嘆息,揹著手地轉身離去,打算趁著難得被李基默許的休沐日,去尋張仲景調理一下五臟之氣。
不得不說,顧雍對於李基的某些方面還是相當瞭解的。
魯肅這一名臣,在其自薦加入劉備之前,李基就對其暗中有所關注了。
只是如今的劉備集團,早就不是曾經的草臺班子了。
尤其是劉備稱王,名義上對大漢朝廷進行重建後,即便李基身為丞相,也不可能說看好賞識某人就直接賜其高官厚祿。
更重要的是,隨著劉備的勢力日益壯大,魯肅投效與否,本質上無足輕重。
不過在魯肅主動投效後,李基正愁著以什麼理由多給魯肅加一加擔子之際,恰逢顧雍那老油條將事情層層分包推到了魯肅的身上。
如此一來,這無疑給了李基一個極好的藉口。
即便李基因此破格提拔魯肅,一眾官吏羨慕魯肅的運氣之餘,也只會覺得李基不曾輕視小官小吏,對不起眼的下屬也是體恤有加。
案牘之事,確實是既勞形又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