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尙存,那麼劉備一統天下後是否會稱帝還不一定。
但如今天子都沒了,如今的劉備無疑像極了曾經的光武帝,從方方面面都沒了一統天下後稱帝的阻礙。
也就是說,這將會是從龍之功。
三年!
李基當眾說出此言,同樣也是間接地向一眾同僚傳達著某些資訊,繼而激起凝聚力。
隨後,消了興兵之念的劉備拉著李基,先行離開了大營。
可經歷瞭如此一場近乎是鬧劇的事件,一眾文武不僅沒有對劉備生出不滿,反而人人皆面露著亢奮之色目送著劉備離開。
從龍之功,誰人不想要?
又有誰人不願如雲臺二十八將那般,得以留像立傳,受後人敬仰?
從李基道出了那“三年”之言,一個赤裸裸的機會已然擺在了眾人的面前。
三年後,劉備將開始邁出一統天下的腳步。
封侯拜將,便在其中。
……
而劉備倒是不知麾下一眾文武被無形中注入了大量雞血,與李基同車返回了壽春的府邸後,便派人從城外的莊園中取來一罈桃釀。
似是由於當年桃園結義的關係,又或是被當年李基從荊州帶回了一枝桃贈予蔡昭姬。
時常需要留在後方坐鎮的劉備倒是因此受到了啟發,親自釀了一批酒埋於城外莊園中的桃林之下,每逢李基、關羽、張飛回來,劉備都會取出一罈與之共飲。
與李基對坐的劉備,此際沒了外人,也不加掩飾,眉目裡有著欣喜,也有著未去的憂憤。
不過,劉備臉上還是掛著喜意地為著李基倒酒,道。
“來,子坤且嚐嚐今年的桃釀是否更為香純了。”
“主公,請。”
李基也不囉嗦,將盞中美酒一飲而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