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你名,此番伯符及其麾下士卒能在死中求活,甚至最後成功堵住了黃河缺口,全蒙足下相助……”
說到這裡,李基起身朝著太史慈拱手行了一禮,道。
“請足下受我一禮,聊表感激。”
太史慈被驚得下意識躲開,想要上前扶起李基,又怕冒犯了李基,反倒顯得手足無措了起來,連連擺手道。
“當不得侯爺大禮,就算換做旁人,也定會竭力阻止曹賊行那天怒人怨之事,此乃應有之義。”
“好一個應有之義,若是人人如此,亂世何至於此?”
李基先是讚歎,然後又生出了幾分感觸地感慨了一句。
而孫策則是趁機開口向李基推舉太史慈,這也是孫策此番求見,除了請罪之外的主要目的。
只是,太史慈卻是表明寧為孫策家將,卻不願為了富貴而離了孫策而去。
這讓孫策極力勸說起了太史慈,但即便是當著李基的面,太史慈卻還是堅持要為孫策的家將。
顯然,這不是孫策與太史慈之間的第一次爭論。
這讓李基一時甚至產生了原本與孫策形影不離的周瑜不在此處,莫不是因為見不得太史慈這個“第三者”的存在?
即便李基相當的欣賞太史慈,但太史慈僅願為孫策家將,自然也不會去勉強。
太史慈為孫策的家將也好,又或是成了李基帳下的部將,肉都是爛在鍋裡,無甚區別。
而李基特意將孫策喊了回來,自然還有著其他的吩咐,那便是讓孫策一方面小心安頓軍中將士,以及舉辦一場宴席以感謝諸多同僚與世家豪強們的尋找。
並且,李基還讓孫策對外放出訊息,那就是李基到時候也會出席這一場宴席。
對此,孫策有些不明所以,不解其中深意,但還是牢記了李基的吩咐下去進行起安排,且將這場宴席定在了三天後。
這也是為了給一部份還在城外尋找的人得知訊息,然後趕回城內的時間。
隨後,李基又陪了阿斗以及李相兄妹小半天的功夫後,便讓人開啟縣衙的大門,一邊在縣衙裡處理政務,一邊等待了起來。
正如李基所料的那般,半個時辰後便有人來稟,縣衙外有一自稱“烏角先生”的道人求見。
李基讓許褚貼身陪同護衛後,便讓人將左慈給請了進來。
左慈進了李基所在的議事廳後,主動地行禮道。
“天柱山左慈,拜見侯爺。”
李基抬頭打量著一副世外高人模樣的左慈,心中同樣也在盤算著。
以政治的角度來看,此前左慈現身相助阿斗與李相,不管是表露想要收李相為徒也罷,亦或是將車隊引往山坳中躲避風雪也好。
本質上,卻是一種示好的舉動,為的便是向李基的示好,以及在未來可期的阿斗與李相面前留下個好印象。
而當李基選擇在縣衙大開正門,左慈也果然是隨之而至。
種種念頭在李基的腦海中生滅,轉而也起身朝著左慈回了一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