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大漢數千萬百姓自發匡扶漢室,而非如現在這般,亂世又何以至此?
甚至,董賊、曹賊等人,焉敢作亂?
尤其是曹賊,如此屠戮百姓,大漢百姓若是廣開民智,所有漢人紛紛自發與曹賊劃清界限,將之視為不共戴天的仇敵。
曹賊,又豈敢有這等惡行?
劉備深吸了一口氣,心中漸漸有了傾向,但仍有幾分顧慮地問道。
“只是歷來民眾愚昧,若是民智一開,人人皆學陳勝吳廣那般高舉‘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之旗,怕是朝廷無有一日寧日。”
李基反問了一句,道。“若是大漢歌舞昇平,百姓安居樂業,主公僅憑織蓆販履也能溫飽滿足,可會舉兵叛亂?”
頓時,劉備忍不住笑了,答道。
“自是不會。”
“那雲長、翼德,可會舉兵叛亂?”李基再問。
這個答案,李基若是問別人,別人未必能有如此深的切身體會。
可李基所問的,卻是劉備再清楚不過了。
與尚且懵懂未開民智的百姓相比,劉關張三人無疑是最為典型的例子所在。
倘若當真是歌舞昇平,百姓安居樂業,誰會閒著沒事幹高舉反旗叛亂?
“雲長翼德,那更不可能了。”
聽著劉備的回答,李基也忍不住跟著笑了起來,道。
“其實即便雲長翼德有心叛亂,民智皆開,若是過得豐足,又有多少人願跟著做這等禍亂之事?”
劉備聽罷,深吸了一口氣,已然徹底被李基所說服,感慨道。
“如此說來,廣開民智方才是長治久安的根基所在。”
而見劉備徹底燃起了興趣,李基當即細細地與劉備逐一訴說起廣開民智種種好處的藍圖。
在李基的一再引導下,劉備漸漸下意識地依據著李基所描繪的藍圖設想了起來。
以著朝廷歷來的傾向看來,民智一開,往往會導致各地叛亂四起。
可劉備不自覺地分別站在統治者以及百姓的角度去看,卻發現廣開民智對於統治者與百姓而言,卻不是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