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對於劉備的讚譽,李基搖了搖頭,起身走到了大廳之中所擺的巨型大漢沙盤中,一邊在冀、並二州中緩緩插入代表袁紹的小旗,一邊謙遜地答道。
“順勢而為罷了,公孫伯圭過於自傲,兵勢雖強,卻並不足以奠定勝負,有此一敗再正常不過了。”
兵戰,絕非是衡量雙方紙面資料就能分出勝負。
界橋之戰是以弱勝強不假,但是跟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合肥之戰、夷陵之戰這四大翻盤戰役相比,並無什麼希奇之處。
尤其是合肥之戰,孫十萬的十萬大軍被張遼八百精銳大破,不僅影響了當世大局,更是一舉奠定了“江東傑瑞”千古美名。
罪在當代,過在千秋。
這個世界,往往就是個半場開香檳的草臺班子。
所以,縱使公孫瓚在李基的影響下兵力比原軌跡更強,但收穫了一場大敗,並不讓李基有一絲一毫的意外。
而等李基將冀、並兩州的小旗換上後,左手捋著大袖,右手朝著黃河以北一指,道。
“主公,黃河以北的局勢明朗,韓馥膽怯如鼠主動投降,但黑山軍、幽州以及幷州鮮卑等各方牽制,袁紹短期間縱使兼連冀、並二州,一兩年內也無力南下中原。”
旋即,李基又指著兗州道。
“不過界橋之戰勝負一分,這兗州之爭……還需再加入袁紹一方,成四方相爭之勢。”
“且袁紹當下亦該知短期內以穩固後方為上,不宜涉足中原,所以袁紹極大機率會選擇支援袁術奪取兗州。”
“而青州曹操與冀州不過是一河之隔,曹操未必敢與二袁相爭,也只能選擇放棄兗州。”
劉備聞言,眼界豁然開朗,道。“這麼說,不久後,呂布將與二袁相爭兗州?”
“非也。”
此刻,李基擺了擺手,道。
“二袁必知與呂布相爭,只會給了一個我軍進攻豫州後方的機會,所以二袁或會選擇以利使呂布放棄兗州。”
說到這裡,李基的手指略加思索後,往著南陽指去。
“此處,南陽或會割讓給呂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