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是近5個億,為勞動者發生的募捐,無人問津。
另一邊僅僅是區區6千萬的慈善秀,鑼鼓喧天。
不過這一幕倒是讓許多觀看陳默直播的網友們大呼不公,開始在新浪微博的評論區開始為彼岸抱打不平。
這些正中某些媒體下懷,他們就怕沒人鬧,吵的越厲害,彼岸身上只會更髒。
當時陳默最後一場直播有多少人在觀看?百萬線上,千萬觀看人次,數千萬的曝光。
一開始這些媒體是眼巴巴等著報道,但最後看完卻銷聲匿跡了起來,不是不想發,而是不敢發,怕被當出頭鳥敲打了。
與之相配對的就是那些打榜的企業,按照常理來說,做了慈善於情於理也應該在官網掛上捐款多少多少錢,要知道,這能為企業社會屬性價值的事情,這可是長面子的事情。
但這一次卻很是反常,這幫企業後來也沒了動靜,官網連什麼隻言片語都沒有,就彷彿只是為了打榜而打榜。
這幾天表面看去,看似沒有什麼反應,但一切已經開始按照某些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開始發展了。
其實並沒有誰在針對彼岸,這不是一家也不是幾家的問題,而是一種莫可名狀的“勢”受到挑釁後自然而然帶來的應激反應。
現在即便是網民都察覺到了一股山雨欲來風滿樓的詭譎氛圍。
週末,為了讓更多人不加班,陳默領著保護工作組的成員在公司加班。
這個臨時成立的工作組,是由陳默牽頭,天機閣作為總參、成員都是來自孫子維、陳彤、周受資等集團高管及其手下最為核心的團隊。
隨著一條條命令的傳達,一份份檔案,無數資訊和資料,匯聚到這個風暴中心。
大會議室的桌面上鋪滿了各種檔案和資料,都是各業務部門的核心資料,每個人桌上都放著自己的膝上型電腦,眾人坐在一起,邊討論,邊敲擊著鍵盤記錄著什麼有用的資訊。
這情景讓陳默恍惚回到曾經帶隊封閉開發的時候。
只不過大家從一個個窮小子,變成了頗有聲望的商業大佬。
“冷助,光有海外營收資料還不夠,再朝李建超要一下咱們這兩年遊戲出海的獲獎情況和國外媒體對我們的正向報道。”
負責協調工作的冷寧立馬去辦事,1分鐘後回覆,“1個小時內給到你。”
“博士那邊關於雲端計算的呢?”
冷寧翻了翻面前堆積如山的文件,短短十幾秒,“.在這!今天下午4點多,就交過來了,對可能有用的部分,我畫了標註,您看下!”
“好。”陳默接過文件,看了幾眼內容確實有用就點頭,先放一邊,把手中的這些先整理完。
偶爾陷入沉思,就打量著旁邊秀色可餐的佳人,彷彿這樣會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對於冷寧,不光滾得了大床,更重要的是還能上得了廳堂,陳默才是更讓他滿意的,否則也不會留在身邊。
隔壁的會議室周受資在牽頭領著財務團隊和法務團隊也在忙碌著。
彼岸這艘巨輪,短短兩年積累了無數關鍵性資料,這些海量資料經過技術手段進行匯總,透過眾人分析,篩選,經過為期兩天的籌備和整理,漸入尾聲。
週日晚,資料被整理存放到安全級別很高的檔案室,裡面無數資料凝練成幾份電子文件,化作陳默手中方寸間的一塊隨身碟。
“明天,孫子維、周受資、王堅你們三個帶上這次的助手跟我走,陳彤、冷寧、天機閣成員,你們留守總部主持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