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這種工作量下還要求有充足的產量,那可真是資本家聽了都要落淚。
“先不提數量,射擊質量如何?”
勞倫斯不在乎地問道,他也知道這些槍械的數量不會很多。
“精度比最開始好了不少,現在兩百碼距離能實現精準射擊。”崔法利少校熟練地回答道。
兩百碼差不多是一百八十米左右,這樣的有效射程雖然遠遠比不上後世的步槍,但對於當下的滑膛槍來說已經是一個巨大的飛躍。
勞倫斯低頭琢磨著什麼,片刻之後自顧自地點點頭,似乎已經拿定了主意,吩咐道:
“兩百碼...已經夠用了,少校,你去派人把這些來復槍都帶上,巡邏兵那裡的也是。”
“這...好罷,我這就去。”
崔法利少校猶豫了一下,還是無奈地點頭答應,雖然他覺得這區區二十多杆槍對戰局根本不會有什麼影響。
而只有勞倫斯清楚,這二十多杆槍的作用根本不是在戰場上多擊殺幾個敵方士兵。
它們的作用,是給排隊槍斃這種已經過時的線列戰法,帶來一場戰術性的降維打擊。
......
約莫一個小時後,阿雅克肖的城郊,從北部軍團抽調而來的特派營就駐紮在這裡。
“長官,你們來了。”
塞特中尉見勞倫斯與崔法利來到營地,敬禮招呼道。
而跟隨在勞倫斯身後的,除了幾個搬運槍械彈藥的勤務兵之外,還有十名隨他同行的巡邏兵。
這十人也是來復槍最早的一批使用者,在兩年的測試中,對來復槍的使用已然十分嫻熟。而在勞倫斯的計劃中,他們將發揮不可磨滅的作用。
勞倫斯微微點頭示意,看了一眼營地內。
士兵們都已經排列整齊,正滿臉期待與崇敬地看著勞倫斯。揹包與睡袋毛毯也都收拾完畢,隨時可以出發。
不過,當勞倫斯的目光掃過這些士兵的臉龐時,卻隱隱感覺有些不對勁。
這裡面的熟悉面孔實在有點多,有不少人勞倫斯都對其長相有印象,應該是原第四營計程車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