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言而喻,這個朋友就是前世的他。
在那所三本大學,他就有這麼一位苦逼的同學。
視線看向胡勇強,嘆息道:“由於我那同學的舍友的父母,對我同學舍友的期望太高,搞得他精神壓力太大,他大二就輟學了!”
道了聲“真的是太可惜了!”
胡勇強聽到張麟點頭道:“是啊,條件一般的小孩,若是父母還這樣,內心壓力實在是太大了!
更受不了的是:
父母天天在身邊嘮叨,我們都沒本事,以後這個家就指望你了……
自己該奮鬥的時候不奮鬥,該勇敢的時候不勇敢,然後指望著孩子替你去奮鬥,孩子去替你勇敢。
這什麼病態弱者心態?”
對此,胡勇強覺著還好。
最起碼這樣的父母會承認自己沒本事。
不像他父親,明明是一個既懶惰又性格惡劣的人,一輩子都沒賺到錢,偏偏還天天覺得世界上只有他最偉大。
遇到這樣的極品父親,那才是人生的夢魘!
張麟不曉得這些,自顧自說道:“所以說,大多數底層家庭的父母是不會鼓勵小孩的,他們只會打擊或命令自己的小孩。
他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家裡是一隻聽話的羊,在外邊是一隻翱翔的狼。
於是,一邊在家裡拼命地打擊孩子,還美名其曰:教育,為你好,一邊拿誰家誰家孩子和自己比較。
他們只是追求結果,根本沒辦法教孩子變成狼的方法,也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有多苦惱。
出來闖蕩,賺錢了,他們啥也不說,可能還會悵然若失。
不賺錢,他們就會說:
不行就回去老老實實上班吧,塌實最重要,不然耗著也不是個事。
畢竟每個父母都希望在下一代面前,自己能夠是權威。
因為他已經是社會的最底層,親戚圈裡的最底層,沒人比他們地位更低。
而他們的子女,則是他們認為的天生的唯一的下級。”
聽到這,胡勇強再次感同身受。
他覺得張麟可能瞭解他,所以才能如此貼切的形容出他的父親。
當時父親逼他讀技校,理由就是學費不高,兩年就能出來工作,朋友家孩子一個月都能拿五千塊。
注視著面色怔忪的胡勇強,張麟說道:“於是,在父母高壓和嘲諷之下,孩子慢慢長大。
但整個過程中,哪怕你成人了,不管你想自己做點什麼,父母都是第一個站出來反對。
不行,風險太大,你不是那塊料,爸爸媽媽是為了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