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廣銓面上笑嘻嘻應付同事們的關心,心裡則不由想起最近的一條熱搜。
熱搜講的是記者街訪路人,詢問不想結婚的年輕人們,問他們為什麼不想結婚?
然後,受訪者暢所欲言,說出了很多熱點話題。
評論區也有一堆人訴苦,說自己爸媽的婚姻就是一地雞毛,父親就是她接觸過的最爛的男人。
她們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根本沒有見到過良好的愛情關係,沒有被父母教會怎麼愛別人,接受別人的愛,你讓她們怎麼步入婚姻?
沒有共進退,沒有相互扶持。
只有爭吵,背叛,埋怨,壓力。
然後長大了,說結婚是好的,是應該的,合理嗎?有說服力嗎?”
‘所以所謂的言傳身教,多少家庭能夠做到!’
心裡喟嘆一聲,朱廣銓樂和和加入“討伐”頭鐵的一位同事的佇列,對她的不婚主義“嚴厲”批評。
舞臺上,張麟的講述一直未停。
“就以我和我的父母為例吧!
我們之間有一個永恆的爭論,就是我認為應該花錢享福,而他們卻已經習慣了省錢遭罪。
就比如說出門坐火車,大學時,我基本上是都是高鐵一百多塊錢一個半小時。
而他們呢?
永遠是四十塊錢的綠皮車。
就那個車,冬涼夏暖,又擠又慢,是有多少站停多少站,可以說一逛就三四個小時啊!
還有的他們特別喜歡囤積東西。
家裡永遠是吃不完的米麵糧油,門口擺的永遠是用不上也不願意扔的破爛,做飯永遠是一做一大堆,開啟冰箱全都是剩飯剩菜。”
聽到這番話,吊臂鏡頭緩緩掃過時,現場不少人微微頷首。
甚至連楊老闆,都是這般表情。
視線掃過幾位導師們,張麟微笑說道:“你們看,我和我的父母就在代溝的兩邊。
可是我願意去理解他們。
他們為什麼喜歡囤積東西啊?
因為在他們的那個年代,稀缺才是生活的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