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幕密密麻麻,全都是渴望卡車司機拍攝的聲音。
沒有前知眼光,現階段去分析、去看,也確實只有這傢伙最合適。
《泰坦尼克號》和《阿凡達》,皆是引領了時代的佳作。
或許只有卡車司機,才能想象出二向箔那種降維打擊該怎麼拍。
況且這傢伙還是個三體迷,那就更合適不過了。
當然,也有人提議諾蘭,說這位的《星際穿越》是科幻神作,值得N刷的經典。
讓他拍攝《三體》不放心,拍攝《流浪地球》還是綽綽有餘的。
總之,“崇洋媚外”在這一刻被詮釋的淋漓盡致。
當然,網友這並不是真的崇洋媚外,而是恨鐵不成鋼所致。
哪怕張麟前世,也是在郭梵崛起後,方才後知後覺真香警告,覺得華夏科幻電影還是得華夏導演拍才行。
不過這一世既然提前知道了,再遇到郭梵崛起於微末之際之時。
不管情懷疑惑利益,都要鼎力相助才行。
這一次直播就是有預謀的直播。
但態度是真誠的!
不求改變網友的觀點,只希望讓他們看到劇組的態度和努力,讓他們知道在華夏科幻這條佈滿荊棘的路上,有一群人正秉持著愚公移山的態度在摸著石頭過河,試圖去改變這一現狀。
改變這一點,足夠了!
現在最怕的,是把小破球團隊打到騙子行列。
那樣等電影上映的時候,宣發的成本將非常之高。
“最終,導演的人選找到了郭梵頭上。”
念及於此,張麟態度真摯的說道:“郭梵很喜歡科幻題材,加之在好萊塢學習期間的種種見聞,讓他篤定了一定要拍出來國產科幻電影。
於是他找來了老朋友龔鉻爾擔任製片兼編劇。
兩人一拍即合,說幹就幹。
兩人開始了每天打磨劇本的生活,前前後後一共寫了差不多一百萬字的劇本。
2015年底,《流浪地球》的專案才對外正式公佈,郭梵也正式開始了“流浪地球”之旅。”
說到這裡,張麟說了聲“來次夠”,招呼著網友走進了大鐵門。
一進去,鏡頭緩緩掃過,便看到了忙碌的人群。
他們或坐在自己的工位上埋首電腦,亦或者走來走去交流,一派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鏡頭一直在移動,當來到工作室右側區域時,一個龐然大物映入眼簾。
流浪地球工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