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來到辦公區,張麟見到了很多熟人。
打著招呼在休息區坐下,不一會兒功夫,各色盒飯就琳琅滿目擺了一桌。
沒客氣的拿起筷子,張麟一邊吃一邊看向前方的大屏。
顯示器裡邊,此時正播放著一部紀錄片。
見狀,耿曉輝解釋道:“這部紀錄片是《河西走廊》原班人馬打造的《華夏》,正在內部評測,張麟你也瞅瞅。”
嗯了一聲,張麟豎起耳朵關注起來。
之前多次來錄旁白,他知道紀錄片頻道有這麼個傳統,讓大家在休息時幫同事把把關、找找瑕疵。
看了半個小時,張麟覺得除了一個牛,再也尋不出第二個誇讚這部紀錄片的詞句了。
到底是王牌團隊,這部一出手,就給人帶來極致的美感,給人帶來極致的震撼。
東方電影美學,曾經有一個巔峰。
那就是李鞍導演的《臥虎藏龍》。
但是這部紀錄片的每一幀畫面,都堪比《臥虎藏龍》帶來的視覺衝擊。
比如讓張麟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秦始皇盡收天下兵器,在咸陽宮外鑄下十二座銅人時的畫面。
始皇打頭,所有的大臣都站在他的身後看著。
那種霸絕天下的史詩感,那種黑色系帶來的震撼感和壓迫感,瞬間就讓張麟激動到顫粟。
這一幕,真的挺像《秦時明月》裡的嬴政。
這部反秦動漫,卻塑造出了最具個人魅力的秦始皇!
只要得其七分神韻,紀錄片裡的秦始皇就活了起來!
再比如李斯決定出山時,他往天空之中扔出一顆石子。
而從俯視的角度,他看到了自己的命運就如同這顆石子一般,一眼就能看到命運。
這種電影級別鏡頭的隱喻,這種極致的電影美學,瞬間就能讓人深陷其中。
除此之外,最硬核的還是紀錄片把華夏講好了!
華夏燦爛文化五千年,即便是諸如始皇、劉邦之類的人物,在史書上也只留下了簡短几頁。
而諸如那些諸子百家、那些文人墨客,更是很難在歷史的長河裡留下隻言片語。
哪怕這一世的張麟翻閱史書,也總覺得歷史離的很遠,總覺得歷史有點不真實。
而這部紀錄片,卻用白描的筆觸,給他真實的呈現出了那麼一個輝煌燦爛的大時代。
在那個大時代裡,有孔子、有老子、有李斯、有韓非子。
這部紀錄片最厲害之處,就是隻用了簡單幾個鏡頭,不發一言,就把諸子百家那個風起雲湧的時代全景式的展現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看完一集也吃完了飯,放下筷子,張麟由衷豎起大拇指道:“神作,這是我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