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派認為,雖然毛步易的歌詞非常利害,同時他的創作直覺也很出眾。
但是他缺少理論基礎,這個會讓他的創作後繼乏力,會讓他寫來寫去一直都是消愁那個調調。
在他們看來,這個世界上的歌手絕大多數都是湊數的,哪怕他們擁有很多粉絲追捧。
真正懂音樂的佼佼者,依舊是寥寥無幾的。
什麼樣的歌手才算是好歌手?
好歌手一定是不能平庸的,他一定有有別於他人的嗓音,有準確的情感闡述和藝術表達,有突破當下作品的認知並加以實踐。
好歌手的作品,一定會給大眾審美以及音樂行業以啟發。
然後最終,它一定能夠經得起時間以及行業的檢驗。
因此自詡學院派精英,渴望當華語樂壇神的華晨雨,說毛步易的作曲方面是不過關的。
站在學院派的角度來看,這番話其實有些道理,且法師就是這麼認為的。
當然,他沒有絲毫意識到自己的傲慢,想當華語樂壇神的他,也沒有認識到自己的實力或許還不如毛步易。
至少在張麟看來,草根毛步易的音樂成就,一定是高過學院派法師的。
法師與其說是一個歌者,不如說是一個表演者。
而毛步易的音樂觸動人心,相信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補全技巧,成為一個真正厲害的創作型歌手。
至於自己?
現在已經是華語樂壇的神了。
畢竟挑剔到丁太深那些人的地步,也不會否認張麟的“音樂成就”。
固然張麟有很油的口水歌面世,但他的經典佳作同樣令人眼前一亮。
諸如《萬疆》《起風了》《赤伶》都是獲得業內很高評價的作品,稱一句如聽仙樂耳暫明都不為過。
可以說,背靠前世,張麟想不成神都難。
反觀亟待成神的法師,卻因為盛夏的這場大戲而飽受批評,路人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減少,距離神座越來越遠。
“這個夏天,才華戰勝資本”的傳奇不必贅述。
除了《明日之子》,張麟這半年開始更多場合的主持大型活動,美其名曰為春晚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