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的時候柯林不急,照常拿著一本實驗記錄進行資料錄入。
吃過午飯,在午休時間,柯林裝出一副獻寶似的表情,讓陳偉民來看他的初步成果。
“陳老師,您看,這是之前我錄進去的資料生成的圖表。”柯林把他的電腦螢幕轉向陳偉民,讓陳偉民可以看得更清楚一些。
陳偉民起先也沒太在意,直到看到“雜湊圖”時,發現大部分資料都很集中,只有少數幾個點非常分散,看上去很突兀。
“這幾個資料是——”陳偉民狐疑地問道。
柯林馬上把那幾條實驗記錄從資料庫中調出來,“您看,就是這幾條。”
陳偉民看著那幾條資料,一時半會兒也沒發現具體有什麼問題。
這時柯林不得不再次出手,“陳老師,我發現這幾條資料有個奇怪的地方,不知道有沒有關係。”
“你儘管說。”陳偉民反正也看不出什麼花來,不如聽聽柯林有什麼發現。
柯林做了一個簡單的查詢,把那些實驗記錄的起始時間和結束時間處理了一下,得出一個時長,然後根據這個時長進行升序排列。
查詢結果出來後,那幾條記錄正好排在了最前面。
“您看,實驗記錄上只記錄了實驗起始時間和結束時間,卻沒有時長。我發現這些記錄的實驗時長都比其他記錄要短一些,而且這些實驗記錄都來自於同一個人。這個人是不是——有點偷工減料了?”柯林訕笑著問道,像是在說他是個外行,也只能看出這些淺顯的問題。
但柯林說完這句話看向陳偉民的時候,卻發現這個陳老師的表情非常精彩,接著就聽到幾句經典的國罵。
“這個畜生!他竟然實驗沒做完就隨便填了個資料上去,我——”陳偉民在這個“我”字後面說的話都是要被禁音的。
柯林等陳偉民罵完了,才用一副錯愕的表情看著他,等待他的解釋。
陳偉民也知道剛才自己失態了,但是實在是太氣憤了。轉頭看到柯林的表情,以為柯林被他嚇到了,才很不好意思地安慰了幾句,然後開始解釋。
“這個人是我之前帶的一個學生,他嫌棄這裡工資待遇低,專案也沒有前途,所以就偷工減料。我當時就發現他總是能準時下班,原來是他實驗沒做完就亂填一個資料下班了。”
這麼一說柯林就明白了,不過基於對人性的認識,他猜測陳偉民還有事情沒說。陳偉民和這個學生的關係肯定不太好,兩人多半起過爭執。
“那現在——”柯林試探性地問道。
因為根據AI建立的數學模型,那些偷工減料的資料裡有一種材料就是陳偉民一直在找的原料之一。如果陳偉民可以早一點發現這件事的話,說不定專案早就成功了。
“現在這傢伙去了一家外資企業,還是世界500強,我也拿他沒辦法。”陳偉民沮喪地說道。
柯林有點哭笑不得,他才不關心那個人現在怎麼樣了呢,他是想讓陳偉民糾正那些實驗資料,找到那種關鍵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