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真實的未來’裡,羅君寧看到過一個很有趣的詞——流量明星!
雖然在‘真實的未來’裡他沒有看到這個詞的具體含義,但從字面上的意思,以及流量明星的代表人物,他也是將這詞的含義給分析得差不多了:
明星本身就是注意力經濟的產物,粉絲越多其商業價值越高。
明星效應就相當於網際網路產品中的流量,而網際網路從誕生之初就被冠以注意力經濟的標籤,流量為王與明星效應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明星代言網際網路公司,除了可觀的收入,兩者之間等量級的公眾注意力是最關鍵之處。
流量明星,則是更廣泛意義上的,用以比擬一個藝人或者明星的廣泛影響力,也是注意力經濟概念下的關鍵詞之一,同時也是指那些深受歡迎、粉絲眾多的明星。
當然,這個詞在‘輝煌’了幾年之後,也變成了一個褒貶不一的詞——一方面是說明流量明星的龐大粉絲數和影響力,另一方面卻也暗示其‘花瓶’一般的存在,缺少強大的演技、唱功等等本職技能。
這個時代還沒有普及流量明星的概念,這也跟如今網際網路發展的進度有關,不過同樣意義上的明星卻是已經出現了。
林允兒,從某種意義上也可以算是流量明星,而且是最頂尖中的一位。
作為林允兒的哥哥,羅君寧雖然不太想承認,不過林允兒如今的確是主要靠著相貌與性格才吸引到這麼多龐大的流量的,實際上,這個丫頭的唱功和舞蹈也只能算上優秀,並不能算上頂尖,公司就不會安排她作為少女時代的一員出道了。
公司連少女時代和寶兒所代表的不同含義都不清楚嗎?
公司的乾股,靠的可不僅僅是她那位把她當親女兒養的老師李秀滿,更是她所消耗的資源以及為公司帶來的龐大利益和影響力的價效比,而少女時代就算沒有羅君寧的出現,就算像‘真實的未來’裡那般紅得發紫,公司分出一些股份給她們。
這並不能說明全部,但也能夠側面解釋一些情況了。
當然,這並不說林允兒不夠好,只是她的好、她的優秀暫時更傾向她本身的天賦。
就比如羅君寧給她的幾部劇,雖然給她帶來了不錯的口碑、耀眼的履歷,但更多的是因為羅君寧為林允兒選好了合適她性格的角色,甚至是將這些角色的性格主動往林允兒本身的性格方面改變,才讓她有著更耀眼的表現和‘演技’。
否則的話,以羅君寧手裡的資源,早就推林允兒上大螢幕了,還真用得著讓林允兒最近都‘息影’、安心發展組合呀?
這些都只是安林允兒的心而已,不讓這個心思敏.感的的丫頭胡思亂想而已。
等林允兒積累得足夠多了,羅君寧就會讓林允兒真正往演員這條路上走,IDOL是不能當一輩子的。
不止是林允兒,整個少女時代、皇冠,甚至是四分鐘裡的女孩們,羅君寧都是有真心安排她們的未來的,而不是把她們當作賺錢的工具,不管她們五年、十年後的發展和未來,從這方面來說,他完全稱得上是華夏好老闆了。
儘管這其中可能會有側重,但人之常情,不是嗎?
沒有人會把戀人、妹妹和普通朋友放在同一條線上的,那樣的人就算出現了,也不會是真正的聖人,只是會虛偽到極致的小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