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為重要的是最後的一段,寫著:“大音希聲,大象無形。敏捷流重在得意忘形、無拘無束、不可拘泥於套路。學者應先學此章,再學其他,唯恐落入奸人之手,故而出此下策,顛倒順序。”
前面的三十六卷竹簡,也就是“敏”字篇,段雲含是背下了一半,另一半也看過多次,已經瞭然於胸。
他只是覺得有道理,但並不認為憑藉敏捷流的戰術就能口剋制天下所有符文術,只是覺得多學一些沒壞處,此刻再細讀“捷”字篇中召喚獸煉化部分,融會貫通,頓感精妙。
他讚歎道:“我明白了!敏捷流以‘敏’和‘捷’來剋制其他符文師,並不是一種固定的戰術,或者出招套路,而是一種意識。符文師對戰情況瞬息萬變,再多的套路也不夠用,因此不能拘泥於具體的套路,而要無拘無束。雖說是無拘無束,但又始終圍繞著以‘敏’和‘捷’來克敵。”
段雲含越想越覺得精妙,暗想:“符文術若是沒有固定的套路,使用起來自然也不會被別人的套路所牽制或者剋制。若是早一天明白這個特道理,昨日碰到駱巴應該就能贏得更輕鬆一些了。”
此時天已經矇矇亮,段雲含立刻將琴譜與“捷”字篇收入錦囊放好,洗了一把臉,吃了點東西,然後開始繼續學習竹簡上的“敏”字篇的內容。
在理解了“捷”字篇中的內容後,段雲含將自己所收召喚獸按照羽、毛、甲、鱗、蠃分化開來。
此時再來看“敏”字篇中提到的木系符文術剋制其他系的符文術,突然覺得簡單易懂,此前很多不理解,只是靠死記硬背下來的內容突然也明白了。
這就如同開鎖一樣,沒有鑰匙也能開,只不過要費許多周折,如果用蠻力還容易傷了鎖,有了鑰匙開鎖就不費勁了。
“敏”字篇中所記錄的戰略戰術就好比是一把大鎖,“捷”字篇中講解召喚獸煉化的內容就好比是鑰匙。
又練得一日,段雲含了竟然將三十六卷中的內容全部學會。
第二天一早,段雲含將三十七卷的內容暗自背誦了一遍,再對照原文,幾乎沒有差錯,於是想:“端木前輩信中寫道要學習敏捷流的人保此秘密,不可告知他人,更不可私傳他人。我既然已經學會,那就將端木前輩留下的東西還原。他日若有青龍會的弟子再來守墓,或許還能發現,若這人和我一樣聽從端木前輩的教誨、並且遵循端木前輩的遺願沒,那麼他自然也是有緣人,能夠學會敏捷流。”
拿定主意後,段雲含將竹簡和青銅盒子以及裡面的一封寫給發現者的信一同埋回小院中,再來到端木無恨墓後,將裝“捷”字篇的青銅盒子放入洞中,最後用土塊將洞重新搭建好。
段雲含用手試了試,若是後來人像自己一樣磕頭五百次,定然等壓塌土層發現青銅盒子。然後走到端木無恨的墓前,再次九叩首,感謝前輩傳此妙術。
一切安排妥當後,段雲含才回到茅草屋中,按照“捷”字篇所傳授的方法來修煉羽、毛、甲、鱗四類召喚獸。
未時剛過,白勇又來送飯。
段雲含急忙詢問師傅是否已經回來。
白勇搖頭說沒有。
段雲含又詢問在巨木寨養傷的兩位師弟狀況如何。
白勇說道兩人已經能夠下地行走,三色水晶也恢復得差不多了。
段雲含學會敏捷流後一直想找個對手切磋一下,看見白勇,立刻說道:“白師弟,我守墓半年,悟出一些套路,我們今日切磋一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