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說黃蓉人設崩塌,不……或者說《神鵰》裡的黃蓉沒有了風采,我是決計不認同的,我認為《神鵰》裡的黃蓉,有著其風采,只不過很多年輕讀者,領會不到罷了。”
餘老先生絲毫沒有看不起,或者鄙夷這些年輕讀者閱歷的意思。
畢竟人的閱歷,都是隨著年紀,隨著經歷不斷增加的。
20歲的人,難以理解自己15歲的舉動。
30歲的人,也覺得20歲的自己幼稚。
只有真正經歷過,才能夠知道成長,這些年輕讀者沒有經歷過中年,自然不知道中年人,會因為身份的轉變,心態會出現怎樣的轉變。
……
《神鵰》發售的第一日,依舊沒有人讀完整本書,看書快的人看了二十多回,看的慢的只有十幾回,不過網路之上的混亂,前所未見。
直到餘老先生髮布了這篇關於“黃蓉”的文章,才漸漸將忿怒的讀者們吸引了過去!
老賊的確在摧毀讀者們心目中的白月光,可餘老先生的這篇文章,卻讓不少讀者都愕然了。
“餘老先生收錢了?幫《神鵰》和黃蓉洗白?”
&n啊,天天就知道收錢收錢,餘老先生什麼性子你們不知道?”
“餘老師說的有道理,也是我想說的,我看到很多書迷說黃蓉在第二部變得不那麼可愛,細究起來,都是說黃蓉對楊過不好,你們自己想想,楊康之死和黃蓉有著莫大的關係吧,站在黃蓉的角度,怎麼可能對楊過如同自家孩子一樣?!”
“江南七怪口中的小妖女,變成了現在人前人後的郭夫人,肯定會變啊,不變是人嗎?難道你們還指望黃蓉還保持著年少時的天真爛漫嗎?以前和現在能一樣嗎?顧忌的東西變多了,以前自己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現在每一個行為都是為了別人而不是自己。”
“是這個道理啊。”
“不是,都瘋了嗎?這也能洗?老賊的飯圈我可算是見識了,好,好,黃蓉之變能洗,小龍女失身你們告訴我該怎麼洗?!老賊寫出這種東西不就是故意噁心人的嗎?”
……
餘老先生的部落格之下,瞬間演變成了新一輪的“戰場”。
只不過餘老先生在武俠圈的影響力還是幫助《神鵰》扭轉了關於黃蓉之變的輿論,黃蓉的心早已分作了兩半,一半給了丈夫,一半給了孩子,唯獨沒有留給自己。
而且正如餘老先生所說,讀者們和黃蓉的視角都完全不同。
讀者們知道楊過是什麼人,是正人君子,可黃蓉不知道啊,黃蓉只知道楊過是楊康的兒子。
在裡,如果主角是正面人物,都會有一個主角視角,一個角色不管其品質如何,只要對主角好,就是好人,對主角壞,那就是壞人,這就是讀者判斷最基礎的邏輯。
《射鵰》裡主角是郭靖,《神鵰》裡主角是楊過,黃蓉的形象自然天差地別。
其次,“巧者勞而智者憂”,本來聰明人就比平常人顧慮更多,思深慮遠,黃蓉是一個何其聰穎之人,她可能會如同一個傻憨憨一樣對楊過好,這也不符合常理啊?
【讀者在找幻想,而《神鵰》的故事卻是現實。】
這是餘老先生文章中的最後一句話。
哪怕是黃蓉這樣的女子,都逃不過歲月的束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