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出不去回不來> 出不去 回不來(0020)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出不去 回不來(0020) (1 / 3)

下午,鄉上仍然沒開會,山椿在寢室裡拿出那本在縣裡考試時買的大學語文看起來。

晚上,政府二樓會議室裡,召開了鄉幹部會,彙報這次的檢查情況。會議是黎書記主持的,沒有看到朱鄉長、袁鄉長、公安員。各村彙報情況都差不多,困難戶絕大多數是原來那些,只有一兩戶因為家裡人生大病,家裡生活急轉困難,要求納入今年的困難戶進行救濟。乾旱的問題,從鄉政府往黃蓮村一路地勢逐漸升高,乾旱特別嚴重,有個別地方,吃水都成了困難,村裡要求鄉里發放抗旱資金要重點傾斜。其餘幾個地勢相對平綬的村,也將面臨缺水的問題,也要求鄉里在發放救濟款時要一碗水端平。

山椿按照統計資料對黃蓮村的整體情況進行了彙報。最後,在大家彙報完畢後,山椿舉了舉手,要求發言。

“山椿,你還有什麼要說的。”黎書記見山椿舉手,心中說,真的還是個學生,有話說就是嘛,舉啥手哦。

“根據我對黃蓮村這次檢查和了解的情況,我想說兩點。一是,我想建議鄉上對困難戶的實際情況進行研究,不能光看困難的結果,還得看困難產生的原因。對合理原因形成的困難戶,我們要幫,還要加大力氣幫,下功夫救濟。對不合理原因形成的困難戶,我覺得不能幫,不能救濟,至少不能在物資和金錢上幫助和救濟。二是對於我們村幹部中的合理原因形成的困難,是不是也應該納入困難戶進行救濟?”山椿得到黎書記的允許就開始發言。

山椿的話一落音,大家一愣,先是沒回過味,接著開始議論。

“困難戶還有合理原困、不合理原因?”

“困難戶就是困難戶嘛,該救濟就救濟,按名額分配,各村掌握做到公平就行了嘛。”

“村幹部有困難,幹部應自己克服,名額只有這麼多,你村幹部佔了,老百姓怎麼想?”

“村幹部佔了名額,拿掉誰啊。”

“讓山椿具體的說一下。”黎書記覺得,具體怎麼做不重要,但山椿說的兩個建議還是很有道理的,這娃還動了腦殼的。

“比如說黃蓮村的二癩子,五十多一點點,身強力壯,是個單身漢,自己要是稍微認真點幹活,做莊稼,難道會養不活自己,難道就會年年是困難戶?我瞭解了一下,這個人從來不貪幹活,好吃懶做。只望政府救濟,只想到處蹭吃蹭喝,這樣的人不困難才怪?可這樣的人你救濟得了嗎?他就想這樣過一輩子,難道我們政府要救濟他一輩子?這樣,讓那些勤勞苦幹的人怎麼想?真要是這樣,不真成了,政府養懶漢養癩子?又比如陳天安,村上的團支部書記兼民兵連長,原來在部隊也是一個優秀的軍人,由於家中有一個癱瘓的母親,加上父親原來生病留下些債務,導至他家十分的困難,這樣的條件符合困難戶的評定條件吧。可就因為他是村幹部,就不能評定困難戶,就不能得到政府的這點微簿救濟,這說不通吧。再說,他村幹部這點補助,是不可能讓他擺脫目前困難的。”山椿說得有些激動。

“你說該如何辦?”劉姐是財糧,做辦公室、文秘、民政助理、鄉正府的財政等工作,她聽了山椿的話,覺得是個具體問題,可解決起來就困難了,錢只有那麼點,各額就這麼多。

“我覺得,幫該幫的,不該幫的堅決不幫。把這點救濟款,用在那些確實困難,又勤勞努力,且經過努力能實現不再貧困的人身上。而對於那些實際也困難,但不思進取,不思努力,不思改變自己的人,堅決不幫。這樣,我們的幫困,才能達到既把有限的資金用在了關鍵地方,又給老百生樹立起了一個正確的生活和努力方向,不致於讓老百姓只等著政府救濟,只靠著政府關照。這個導向問題很重要。”山椿說。

聽了山椿的發言,到會的人都認真的思考著,沒人說話。

“你說這個,很有道理,可實際操作起來很難。多年來,政府這種救濟困難戶的做法,已根深蒂固,你這麼一改,既得利益戶不高興,我們長期這麼按步就班做工作的幹部們也不高興。年輕人,想法是好的,要多歷煉。”過了許久司法員老陶說。

“改啥子喲。不改,沒人說什麼。一改,惹得全鄉七個三,八個四的,又按不平。”曾鄉長不屑地說。

“我看山椿的說法很有道理,也是做出了思考的,可以研究研究。我看沒有什麼不得了的,有些事,還是可以改變的。”秦書記說。

“改變,要多做多少工作?村幹部的工作還好做,那些吃到救濟的,一下子 沒了,你說他們找不找幹部扯皮?”武裝部長蔣開政不看這說法有不有道理,只是從工作出發,難度極大,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煩,便一個勁的阻止這樣做。

“我看,救濟困難戶,確實不應該養懶漢,而且,對於那些真正勤勞生產,卻因生病,自然災害,子女多子女年幼等困難戶,不管他是什麼幹部不幹部,都應該幫,都應該救濟。”一貫不發言的老陶,今天卻再次發言了。

“這樣,山椿提出的這個問題,很有道理,很值得研究,但今天不扯這個。就按各村報回的名額儘快落實到位。至於山椿提出的陳天安的事兒,下來後,具體落實一下,還要看看這種確實應幫,而未幫的有多少。那種從困難的角度應幫,而從原因角度不該幫的有多少,我們下次再專題研究一下,看該怎麼辦。但,有一點,各位在做這兩件事的調查研究時,一定要實事求事,一定要認真仔細,一定要親歷親為。”黎書記思考著山椿提出的問題,聽著大家的爭論,覺得目前要改變,時間倉促,也還缺乏祥實的論證,這可是對一直以來的傳統做法要做出改變,不能馬虎。

書記一句話定了調,大家沒再爭論。

過了一會兒山椿又舉了舉手。

“你還有什麼要說的?”黎書記問。

其他的人覺得這個山椿話還真多。

“在昨天的調查中,我和夏老師,九支書,陳天安分兩組對黃蓮村八個組進行了全面的瞭解。黃蓮村因為與銅川市接壤,山勢相對全鄉其他村來說要高,溝要深,交通也十分閉塞,經濟相對困難。近期的乾旱,黃蓮村也是十分嚴重的,好在與重慶交界的陳家溝,有一條小河,河水還不錯,我們觀察了,有三個取水點,可以用抽水機抽水灌溉,基村能保障全村二、三、五、六、七、八,六個組的抗旱保苗用水。但村上缺乏抗旱的資金和柴油。村委和我們檢查組的建議是鄉上對黃蓮村在資金和柴油上作一點傾斜,以給黃蓮村抗旱工作更多的支援。”山椿又丟擲了一個問題。

“這娃工作還做得細,就是怕要不到資金哦,只那麼點錢錢。”劉姐心想。

“你黃蓮村有困難,其它村也有困難,傾斜了你黃蓮村,其它村咋辦?”曾鄉長立馬反對。

“我只是建議,也不是我的黃蓮村,我只是把我瞭解的具體情況擺出來,你們領導考慮。”山椿對曾鄉長的話有些不高興。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