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說他去當幹部,我只是就我知道的情況作個說明,好讓大家判斷。”公安員見王同龍拍桌子,也沒好氣地說。
“這到有些難辦了,沒定性就有兩種可能,一是定成反革命案,二是可能定不了反革命案。咋辦?”湯鄉長兩手一攤,目光又從老花眼鏡框上方透出來,挨個兒看著大家。
“我看就是不能透過。”王書記依然堅持自己的意見。
“我看這樣吧,這個情況特殊,對胡仁昌,先不作合格與不合格的結論,明天我把這個情況帶回區委討論再決定。”田良見無法定論就說道。
“好,就這樣辦。”湯鄉長覺得這個矛盾上交也是個辦法,上面的水平更高,看問題更準。再說鄉里硬定直去,得罪了王同龍也沒什麼意思。
“我看把那個蘭英的家庭出生問題也一併向區委彙報,我看革命幹部的政審應該更嚴格一些。要給區委彙報清楚,我們鄉黨委的意見是這兩上人不能透過。”王書記依然掂記著蘭英那個名額。
“行,就這麼辦,田良同志,辛苦你把事實向區委彙報清楚,我們聽從區委的定奪。”湯鄉長做了最後的決定。
“好吧。”田良無奈的回答道。
“從同志們的彙報看,這次的招干政審,總體順利。目前就只有五個人存在爭議。其中四個是家庭出生不好,是地主家庭出生。另一個是父親參加過梅花黨,是梅花黨的團長。我看出生這個問題就不要提了,改革開放後,對家庭出生,沒有唯成份論了,這四個人的政審就透過。同志們有沒有不同意見?”孫書記聽完各鄉聯絡員的彙報說。
“沒意見。”大家回答。
“那麼就只有一個,羅漢鄉那個胡仁昌,是吧。”孫書記看著田良問。
“是的,胡仁昌。”田良回答。
“同志們怎麼看?”孫書記掃視著參會的區委委員。
“這個問題確實是不好辦。目前梅花黨的案子雖然沒什麼動靜,但沒有結論,是處於偵查之中。最後的結論是什麼還不好說。雖然我們說不搞朱連政策,但我覺得還是穩妥一點好。這個胡仁昌就算了。以後政策明朗了,他再來考,我們歡迎。”龔同庚立馬發言。
“是不是可以包容一點,這是年輕人一輩子的前途,畢竟這些年輕人才出生社會,對什麼梅花黨可能還沒聽聞過呢。”田良見龔同庚把問題帶到他認定的方向,覺得這胡仁昌就這們被刷下來,還是太可惜了。
“我覺得也是,還是該給年輕人一些出路。”武裝部長仇和平說。
“這可不行,其他問題好辦,這可是梅花黨,反革命案子。再說我們是在為政府招幹部,不是一般的工人。一定要從嚴把關,我們要有黨性,要有原則。”龔同庚口裡義正詞嚴地說,心裡卻在盤算著那個名額。
“我們誰沒有黨性?誰沒有原則?就事論事嘛。”武裝部長說。
“好了,別爭了,我看這個胡仁昌,這次就不用了。”孫書記說。
“同意。還有什麼問題?沒有就散會了。”王區長說。
“胡仁昌報考的司法員,排名第二,他取消了資格,需要一個替補。”龔同庚心裡高興,終於撈到一個名額,看來朱萬山的事兒沒問題了。
“哦,該誰替補?”孫書記看著田良。
“我看王小帥不錯。”龔同庚明知道是同類報考依次遞補,卻把報團委書記的王小帥拿出來說事。
“王小帥排名第幾?”孫書記問,心道,這龔同庚對這些事到是記得清。
“團委書記第十。”田良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