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反軍都打到城下來了,他們還在玩平衡?
那隻能說,他們真的是沉浸在大國重臣的往日餘暉裡,尚且沒能回味過來,體會到戰爭與現實的殘酷。
習慣了坐在朝堂上便能指點天下江山,又有幾人能親身體會到戰場的肅殺,刀槍的叵測呢?
太子的失蹤對戰局的影響比朝堂諸公所能想象的還要大得多。
當景安王一方再次步步相逼,昌平帝幾乎就要妥協時,南燻門處,一聲帶著特殊韻律的鼓響震天而起。
這聲鼓響代表的是,城門破了!
城門破了。
“啊——!”劉天中一聲嘶吼,帶著最近的一隊親衛連忙直奔城門洞,試圖以血肉之軀阻擋敵軍如洪水般的侵襲。
城門洞處血染磚石,兩軍廝殺白刃閃現。
鼓聲從外城城頭一路傳延,各傳訊處的兵士一個個嘶喊著點燃烽火,擊起戰鼓。
戰鼓鐘磬聲一站又一站地傳遞,汴京城中戰時傳訊制度的優越性在此時得到了充分體現。
從南燻門內的第一聲鼓響起,到崇政殿外的最後一聲鼓響結束,訊息的傳遞,通共只花費了不到半刻鐘的時間。
然而這又有什麼用?
從戰爭開始,這蘊含著各種資訊的鼓響聲就沒有停歇過,可崇政殿內的君臣緊張歸緊張,緊張中他們卻盡顧著扯皮去了。
有效應對在哪裡?
哦,也不是一點都沒有。
第一,他們放出了太子;第二,他們放出了幾乎所有能戰的武將。
至於第三,第三,城門已經破了。
“陛下,太子殿下失蹤,臣等也無比心痛。”鄭同銘伏在地上,正聲淚俱下地痛陳,“然而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事,景安王殿下此時已是唯一能……”
“咚!咚咚咚!”
然後,他的聲音就如同泡沫般被衝散在這急促的鼓聲裡了。
殿上眾臣都微微張著口,一時間竟似乎還無法理解過來這鼓聲代表著什麼。
直到鄭同銘的“據理力爭”戛然而止,直到一直沉默多過於爭論的崔錚忽然一聲痛哭:“城門破了,太子殿下啊!”
城門,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