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熠也不是要造反,他只是想在接下來有可能會發生的動亂中多給自己準備一些籌碼。
倘若天下不亂,他這邊安穩治疫,恢復春耕,路數一點也沒錯。將青壯們集中管理,還有助於維持特殊時期的穩定呢。
回京述職時,即便拿到皇帝跟前說,他也不虛。
而倘若亂局終究要來,那手上握著一個平城的人馬,至少他也不至於在大亂中毫無抵抗之力。
這既是自保,同時又何嘗不是在保護平城百姓?
宋熠面上堅決,八風不動。心裡其實也隱隱嘆息:但願是他想多了。
此時的宋熠還不知道,他想得一點也不多,甚至還可以說是有點少。
這一日午後,召集青壯恢復春耕的命令從縣衙釋出了出來。
竇思危將手下禁軍派出去一部分守著病遷坊,自己則親自領著五百人在縣衙門口警戒。
婁縣尉派了幾班衙役領著各坊區的保甲挨家挨戶釋出通告,有朝廷的名義,大多數百姓還是順服的。
當然,宋熠採取分割槽域召人,保甲連坐的方法,又有衙役們挎著刀虎視眈眈著,個別百姓即便不服,也沒有太大反抗餘地。
再等人一批批地被聚集到縣衙門口,又有禁軍持刀舉弓,要想鬧事就更難了。
宋熠縣衙大門口的臺階上,命呂主簿領著吏員統計人數,登記戶頭。
平城不大不小,此時被召來的青壯已經達到三千出頭。竇思危帶著禁軍穿插其間,將他們分割。
還有衙役和保甲們扯著嗓子喊叫著,幫著維持秩序。
眼看人事雖多,卻並不紛亂,忽地就有一陣“噼裡啪啦”聲在人群中猛然炸響。
“什麼?”有人驚呼。
“救命!”有人大喊。
“啊——”有人慘叫。
宋熠反應極快,卻像是早有準備,忽地取了放在旁邊架子上的一張強弓,便彎弓搭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