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慧嘉這下心驚,與方才又有不同。
她才恍然明白自己做錯了什麼。
宋熠居然說她自成一派,這個詞被用出來,那範圍就可大可小了。
真正能夠獨立開創出流派的名家,是可以被稱之為宗師的!
她這才深覺自己太過大意。
工筆畫的發展延古至今,從唐朝末年到二十一世紀,這中間就是一千多年的差距。大靖朝是緊隨在唐朝之後的朝代,也就是說,江慧嘉的畫技領先大靖朝的當今水平一千多年!
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就算這一千多年來工筆畫的發展慢得像龜速,經過一千多年的慢爬,烏龜也能追上兔子了。
江慧嘉深覺在國畫等傳統藝術上的成就,現代人總是不如古人,因此就下意識將近現代以後興起的一些繪畫技法看低了些。卻忘記了,同一領域上成道者固然太少,在比不了意境的情況下,大多數普通人可不就得看技法?
她幾乎不知道要如何回答了,無措了片刻,又聽宋熠道:“娘子這一句詩也題得極好,格律韻致都有,更難得的是切題切景,意趣非凡,堪稱佳句!”
他說的是江慧嘉在畫上的題字:“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宋熠是真心稱讚,他口中細細咀嚼這一句詩,只覺得越讀越有趣味。
詩句語意傳神,措辭精妙,更難得的是,雖然意境高妙,造句卻又通俗易懂,儼然是雅俗共賞,實在難得。
宋熠又道:“從格律來看,此詩前頭應當還有兩句才是。”他看向江慧嘉,“娘子,前兩句可否賜教?”
江慧嘉脫口而出:“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宋熠便接著輕吟道:“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好詩!”他深幽的雙眸中含著脈脈的笑意與歡喜,一瞬不瞬看住江慧嘉。
江慧嘉:“……”
都要懵了好不好?
她才又想起,這首《小池》的作者楊萬里是南宋人!
大靖朝沒有楊萬里!
大靖朝以前也沒有楊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