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宋熠的心裡充滿了難言的酸澀與甜蜜,但他好像也並不是很在意她有時候狡黠的躲避,因為她已經是他的妻子。結髮夫妻,當守百年。他是男兒,她是女兒,她更羞澀,更喜歡閃躲,又有什麼不可以?
他們足足有一輩子的時間,可以你來我往,糾纏一世。
哪怕他雙腿有疾,他也知道她會不離不棄。
夜越發深沉了,不遠不近的兩個人躺在同一張床上,漸漸地頭與頭捱到一起,窗外星光不知何時漏入,灑在宛如鴛鴦交頸的兩個人身上,靜謐得如同一幅畫卷。
翌日一早,江慧嘉洗漱好,與宋熠一道吃了早飯,就收拾東西去了周里正家。
她是個不做事的時候能夠很懶散,做起事來卻十分雷厲風行的人。既然說好了蒙學館的事,她就一刻也不拖延。
周里正這邊因為有了前一日的厚禮開路,江慧嘉說起事來,周里正是十分爽快的。里正娘子也陪同一起,江慧嘉一說起宋熠要開蒙學館的事,里正夫妻兩個就一同贊:“真不愧是讀書人,與我們不相同!這是大好事,鄉塾門檻高,只收有識字基礎,有一定天分的學童,一般人家都送不進去。三郎這個蒙學館一開,可不方便多了?”
江慧嘉早就跟周里正說好,宋熠這個蒙學館不設門檻,且收費極低,是為方便鄉鄰而開設。有年滿五歲,並十歲以下的孩童,想要開蒙識字,便可以前來報名。
她說道:“兩個月為一期,開設一個班,能識千字文便算,也教些普通算術,並不深入教,只是開蒙而已。這一期入學的蒙童,便在五月初一開學。首次開館最多招收三十人,不足數也無妨,仍照原計劃開館。不過這一次開館以後,七月與八月這兩個月要休假,下次開館便在九月。”
這些都是今早她跟宋熠商議好的,有些是宋熠的意思,有些是她的提議。
周里正問道:“為何七八月要休假?”
江慧嘉道:“天氣太熱,又是農忙時候,休館兩月,兩相便宜。”
里正娘子在旁邊含笑聽著,這時候道:“正是這個理。”
江慧嘉又道:“平常也只在上午開兩個時辰課,一旬放假一日。”
這個時間很寬鬆,倒也符合鄉下人家的實際情況。因為鄉下人家的孩童,五六歲就揹著籮筐挖野菜打豬草的不在少數,等到十來歲,能做的事情就更多。
鄉下人家,讀書是個奢侈的事情。其實對大多數人而言,能識得幾個字,不做睜眼瞎,就已經算是很了不得了。
江慧嘉最後明確說到了束脩:“一期八十文錢,若是拿不出錢的,拿物來抵也是可以的。”
這個數一出,周里正夫妻兩個才真是驚了。
要知道,宋五郎在鎮上塾館讀書,一年下來光是束脩銀子就要十兩!此外還有送予先生的四季節禮,這些更是大頭。
而當初宋熠在鄉塾讀書,鄉塾的束脩標準是比鎮上略低,可也要八兩銀子!
就算鄉塾是一年十二個月都開課,將銀子換算成銅錢,這分開來算也要八百文錢一個月的束脩錢。
宋熠這裡卻兩個月一期,也只收八十文!
雖然他這裡只是開蒙,可這樣低廉的收費,江慧嘉此前說的只為方便鄉鄰,還真是半點沒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