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還處於一種十分的原始的狀態,似乎也更加看重個人武力。
不過公孫路可沒興趣和對方玩拉單挑。
他直接安排巴族人在山脈走勢險要之處之間建立各大軍寨和堡壘,依山防禦進攻的巴族人和北方相比巴人更加野蠻的苴族人的聯軍共二十萬人。
在耗盡了他們的氣力之後,就直接讓竅龍和虎牧兩個分別帶兵衝擊他們的部隊。
都是山地上生存的民族,在經過呂玲綺的調教以後,這些巴族已經知道什麼叫做小規模作戰,什麼叫戰略切割,什麼叫游擊戰。
雖然初步運用這些戰法,還比較稚嫩,但是在戰場上,五萬巴族大軍迅速的成熟了起來,一個個的如同山中虎豹狼梟一般,神出鬼沒。在一次次高頻的突擊戰之中,一次又一次的擊潰了對方的優勢兵力。
才不過三個月的時間,殲滅萬人,四五萬人被俘獲!
剩下的兵將也各自做鳥獸散了。
巴城沒有理會作鳥獸散的苴族人,這種還沒脫離原始部落的民族也沒什麼油水,生活的苴地比大巴山還要貧瘠,也就是最近幾年跟著西岐和朝歌噹噹僱傭軍,打了幾十年的雜,才稍微的富裕了一點罷了。
主力部隊反而是一個勁的進攻蜀地,大軍直接把前鋒戰線推到了蜀中的平原地帶。
面對來勢洶洶,似乎要把整個蜀國滅亡了的巴族,蜀國也吃不下了,當即就求助了自己的宗主國作為南方二百里諸侯之長的南鄂。
並表示願意把蜀東肥腴的廣大平原獻與鄂侯表示感謝。
其實這也是禍水東引,畢竟現在蜀東已經被巴族所掌握了。
不過南鄂也沒有拒絕。
當即就派出十萬大軍,並派出自己的兒子鄂順討伐巴族。同時派出使者前往巴城勸降,表示如果巴人願意退兵並歸降南鄂,他願意劃出蜀東北方的一小塊平原贈予廩君,並向上奏朝歌人皇,冊封廩君為巴伯。
鄂侯也不是傻的,巴人已經證明了自己的勇武,所以他準備軟硬兼施,到時候既能收穫一大片土地,又能收穫一個強大的附庸國,何樂而不為啊。
結局自然也很簡單,南鄂的使者同樣被丟出巴城之中。
而巴族和南鄂的戰局也十分明朗。
許褚帶著一萬巴族大軍以及一千五丁力士在巴山的山峽之中打游擊。
十萬南鄂大軍可謂是死的死,傷的傷,在半路上就死傷近半,最後鄂順只能退兵。
就在鄂侯鄂崇禹勃然大怒,準備聚全國精銳之兵消滅這個突然蹦出來的小赤佬的時候,
朝歌那邊終於有動靜了!
當時的亞相,商朝的皇叔。
不對,現在應該還是皇弟比干奉自己的哥哥帝乙的號令,帶著朝歌的號令來到了巴城。
表明巴族的廩君已經答應臣服朝貢殷商,並表示商朝要調停巴國、蜀國和南鄂之間的矛盾,而且還拿出了帝乙的封刺,賜封巴國廩君為巴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