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籃球劃過空無一人的球館上空,空心鑽入網內,發出悅耳的摩擦聲。國慶節的清晨五點半,早起的江森,已經練得滿身是汗。球場旁邊,也站了七八號人。
“好!”馮援朝拍拍手,好些天不見的他,今天忽然又出現了。
老馮依然以江森技術指導教練的身份被委派到江森身邊,此時手裡拿著份資料包告單,一筆一畫,認認真真地把江森訓練過程中每次投進和投丟的球全部清清楚楚記下來。
包括出手的位置,投籃的次序,圈圈畫畫,用他們內部的一套記號語言,標識得清清楚楚。等江森訓練結束,這套訓練記錄內容,還要專門輸入電腦,傳回給位於首都的運動員技術資料分析中心,好隨時調整江森的訓練方向。。
看起來花裡胡哨、相當專業,但實際上並沒屁用。
老馮今天出現在這裡的真正原因,其實是驗收眼下這間專供江森使用的球館。
這間籃球訓練館距離幸福弄很近,只有不到十分鐘的車程,而且有專人維護,不論時間,隨時都可以使用,樓裡連辦公室和休息室都配了。老馮就住隔壁,兼任這家掛名在申城籃協名下的訓練館的館長。級別最多正股級,但最起碼, 也算是有職務了。
而且館內還配了專職清潔工和保安, 加上兩名大學剛畢業考進來的事業編辦事員,一個負責電腦, 一個負責綜合行政,一支小隊伍,全歸老馮來管。五十多歲突然抱著江森大腿莫名其妙當上官兒的老馮,總體來講, 簡直特麼的不要感覺太滿意。
並且不僅老馮滿意, 江森對這個場館也非常喜歡。
有了這地方,他每天就省去了大老遠跑去學校籃球館訓練的麻煩,等完成訓練後,他甚至還能再回家一趟跟安安一起吃個早飯——如果安安真能在七點左右起床的話。
而唯一要說這地方有什麼值得吐槽的, 大概也就是籌備時間了。
在普通人看來, 這無非就是一個訓練場所,理應三五天就能辦下來,但事實卻是,從八月底籃管中心發文到現在, 底下執行的人員, 足足花了一個月才拿出今天這個成果。
而且據說,大家並沒有摸魚。
畢竟,這件事兒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 負責這件事從籌備到落實的盧建軍更是比誰都清楚, 目前個人檔案已經被移交到體委總局組織處,並且很難再調回曲江省或者滬旦的江森同志, 正受到上峰們多大的關注。這事兒不管是辦拖拉了還是辦砸了, 他這個新任申城體育局重大賽事事務管理處處長,可絕對要吃掛落。
所以說到底,這麼個看似根本不存在什麼難處的籃球館之所以用了這麼久才弄好, 最關鍵的原因還是,事情本身就不好辦。這裡頭, 首當其衝的, 就是人事上的問題。
新館落成, 事業單位招考,本身就需要過程。加上坑少蘿蔔多, 盧建軍也是費了不少力氣,才讓各方大佬們可以理解他的難處。
然後在這個隱形問題存在的同時, 場地本身也比較麻煩。
既要和江森的常住地比較近, 又不能花太多的錢, 可問題申城這地方本就寸土寸金,加上這兩年房價跟坐火箭一樣才往上猛爬,縱然籃管中心和江森的面子再大,盧建軍也是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終於在中山北路附近幾個合適的地點中,談下今天的這塊地方。再接著又是施工重建又是裝修,就這麼一個月能搞出來, 真心已經是極限了。
這也就是江森身份特殊外加江湖地位和社會影響都在這兒,不然換作其他的國內運動員, 哪怕是大姚來了,哪怕自掏腰包,沒個半年工夫, 也休想搞定這間場館。
所以這麼一間屋子,可遠不只是屋子那麼簡單。像申城這種大城市,人口多, 利益糾纏複雜,就算是再小的事情,都不是能隨隨便便一句話就輕鬆搞定的。
——除非你真的有錢到可以不講天理。
“呼……”
暫時還遠沒有錢到可以揮舞著鈔票無法無天的江森,內心很清楚這間訓練館的分量,投進今天訓練目標的最後一球,喘口氣走到馮援朝跟前,笑著問道:“館長,今天還行吧?”
“你小子……”
馮援朝笑得合不攏嘴,拿出計算器,飛快敲了敲,“七十二點四,不錯!”
這投籃訓練的命中率,相當牛逼了。畢竟籃管中心的領導都知道,江森上了賽場,表現只會比訓練的時候更好。好像跟前沒人防守,他反而更難完全發揮出來,妥妥的妖豔賤貨。
馮援朝說著,把江森的訓練記錄本合上,往咯吱窩下一夾,又反問道:“你明天回來嗎?還是明天先暫停一天?國慶節休息一下?”
“國慶節基本沒時間練了。”江森接過陶潤吉遞過來的毛巾,“等下回老家剪綵完,還要辦兩場籤售會,縣裡一場、市裡一場,大後天直接去西北,還有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