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沒什麼。”宋大江跟著江森久了,也會各種借力打力了,把話題扯到別處,扔回給江森,“我弟弟,大海,他說他第一志願也填了申醫。”
江森問道:“所以呢?”
“所以……所以就是,挺難的嘛。我下學期要搬過去跟他一起住了,他的手腳有點不方便。”宋大江為難著,“那我那個助理的工作……”
“沒事。”江森笑道,“你就在我工作室掛個名。你要是覺得每個月工資太少不夠用,下學期開始,你去找份家教做一下。申城這邊能請得起滬旦家教的家庭,收入水平不低的,你管他們要一個小時兩百塊,一星期上四小時的課,一個月能拿三千多。學校食堂的菜又不貴,拿來當生活費綽綽有餘。你要是自己找不到,我讓葉培給你留意一下……”
“真……真的嗎?”宋大江暫時把獎學金扔在腦後。
“是真的。”林大沖接道:“現在做家教確實很掙錢,我家一個熟人的孩子,現在每個月補課的費用就超過兩萬,找的老師要麼是重點高中的退休老師,要麼就是我們學校的同學。
而且我說句實話,要是真的拿不到獎學金,確實不如每天花點時間去掙錢。趁現在我們還是在校生的身份,能賺點儘量賺點,四年五年下來,多了我不敢說,靠做家教,十萬十幾萬真是有可能攢出來的,相當於創業本錢就有了。
我是家裡條件還行,沒必要出去打這個零工,還是更想拿獎學金。
不過家裡條件一般的,真心沒必要為了那點獎學金的履歷把時間全花在學習上,因為經濟層面上看並不合算。除非你想畢業了去中學當老師,這東西才稍微有點用處。不然等畢業了,你再想去找類似的高收入又輕鬆的工作,就非常不好找了。”
盧曉玲道:“那可以一直做家教啊。”
“沒這麼簡單的。”林大沖道,“我們在校生能拿這麼多錢,說到底,一方面是家長相信你的水平,一方面是覺得你夠老實,才願意給你這個工作機會。但是等我們畢了業,人家家長就會覺得,你滬旦畢業的還來當老師,你是不是能力有問題,或者其他什麼的。而且現在這塊市場,消化老師的能力本來就是有限的,蛋糕就只有這麼的,在校生先分掉一塊後,留給畢業生的機會就不多了,就算有人有需要,你也要跟別人競爭,也不見得次次能贏。
還有啊,一個孩子,如果從初一開始跟你,你要一直帶他到高三,六年時間,我就不說你個人的水平,會不會在這六年時間裡有所下降,就當你真的很順利地把這六年時間給混過去了,掙了七八十萬甚至一兩百萬,但是你長期跟孩子在一起,過那麼輕鬆的生活,實際上,你人已經廢了大半。你的競爭能力,肯定沒辦法跟你同期畢業的同學比。
對學生來說,兼職做家教那是真的在補充自己需要的東西,可是全職做家教,六年哪怕掙一兩百萬,我覺得也不是真的賺到。別的地方我不好說,可是我們滬旦畢業出來,在申城,六年時間,做什麼掙不到一兩百萬?而且一邊工作,一邊還能積累經驗和人脈。真的,全職做家教,我覺得很傻,就是在自我毀滅的路上勇往直前……”
“好了,好了,好了!大沖你話真的多。”盧曉玲聽不下去地打斷,她原本也就只是隨口一說,根本沒打算真的畢業了去幹那麼low逼的工作。
她的目標,最起碼也是四年後考上阿北的研究生。碩士畢業再出國留學讀個博士,然後最好能直接做出成果,留在美國的某所大學,從博士後助教開始幹,一路幹到終身教授再回來。到時候拿兩國院士頭銜,中美兩開花,兩頭通吃……
什麼給有錢人家的孩子當家教之類的低階想法,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不過林大沖一番話,倒是讓其他不少人都挺有感觸。
江森他們班上,也不都是像林大沖和盧曉玲這樣,從小就因為家庭條件的關係,眼界非常大的孩子。也有幾個像宋大江這樣,家裡沒幾個錢,純靠過人的天資和勤奮努力爬上來的。
對他們這幾個人來說,林大沖口中的六年一兩百萬,那絕對是可以壓死人的鉅款。
在他們老家,蓋一間三層別墅,連工帶料也才多少錢?
蓋完房子,剩下的錢再開個小賣部乃至小超市都有富餘。
說不定結婚的彩禮都還有得剩。
書中可不就自有黃金屋?一兩百萬都嫌少,那多少多少錢算多?
非要像江森這樣,動輒1.2億美金才叫多?
可是這樣的世界冠軍,全世界也就只有一個啊!
夏日的夜裡,二十幾個同在申城求學的年輕人,心裡各有自己的想法。忽然,江森來了句:“其實搞個專業化的家教公司,也不是完全沒前途。市場有需要,就提供需要。”
“嗯?”所有人齊刷刷望向江森。
江森反應過來,馬上又道:“我隨便一說啊,別當真。”
“誒~”人群中不少對這件事挺抱期待的孩子,發出一陣噓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