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的黃芪,每畝地大概能收1500斤,按市場價每斤三塊錢,一畝的收購價是4500元鉅款,而如果曬乾來賣,市場價還會更高,正常收購價達到5000元左右。但是,顯然不管按溼的算還是按乾的算,江森都不可能真的出這麼一大筆錢的。
所謂的回購,其實更確切說,應該是種植補貼。畢竟村民們每個月只有500塊工資,收入依然很低,只有透過繼續補貼的方式,這些人才能真正意義地拿到一筆可觀的可支配收入。
“兩百吧。”江森報了個心理價位。
縣裡和鄉里的人都沒吭聲,反正已經拿到他們想要的那部分了,只有代表十里溝村來開會的那個大學生村官,還真以為自己有拍板的權力,一陣沉吟了,好似很艱難地點了點頭,“行吧,兩百就兩百,那後續的分紅……”
“照給。”江森早就跟十里溝村的實際負責人吳晨談好了,“百分之十。”
“這麼多……”
會場裡頭,曹秘書長和農業局以及其他單位的代表們,頓時發出吃驚的聲音。
葉培也驚訝盯著江森,完全搞不懂,眼前的這位江總到底想幹什麼。
生意有這麼做的嗎?
縣裡20%、鄉里10%、村裡10%……
三家加起來,一共就只出了600萬,而且其中500萬是上頭撥款,100萬本身就是江森捐的,相當於半毛錢都沒掏,就先拿走了四成的利潤!
而江森呢?
除了上述的那100萬“冤大頭之捐”,接下來公司的正常人事和人工支出要700萬,公司的“空餉預留款”每年要留300萬,種苗費用900萬,回購成本200萬……
啥好處都沒撈著,就2100萬花出去了?葉培越想越覺得滬旦管江森要2000萬的實驗室使用抵押金一點都不過分,這樣的超級冤大頭,不宰他一刀,怎麼對得起國家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這麼多年來,大家從中所經受到的教育?
而葉培更不知道的,事實上,江森後續要花的成本,其實還要再加上幾筆的。
剛才談判的時候,化肥沒算進去,到時候必然不可能讓分包的村民自己出錢,還得補貼,額度大概在200萬左右。然後除了黃芪之外,江森的這款祛痘靈,還有其他的原料,也必須從其他地區收購,雖然都比黃芪便宜,可全部加起來也不是小數。
尤其江森對品質很看重,要收必然就收最好的道地藥材,一年下來,少說又是五六百萬。
也就是說,想要完全推動這個專案,公司賬上每年的可支配的資金,必須維持在3000萬這個數。加上修建廠房、移民安置和開荒費用,前期投入,至少3500萬。
而眼下,甌順縣、青民鄉、十里溝村三級,拿著拿區區600萬,將將14%出頭的本金,就吃下了40%的股份,不可謂不把操作拉扯到了極限。
之前縣裡給出的預算1500萬,也不知道究竟是怎麼算的。
可能是會計們覺得,工資可以按月發放,只要中途資金不斷鏈,這筆錢就暫時不用考慮進啟動資金裡吧?不過想想也對,就好比那筆高達300萬的“空餉預留款”,這玩意兒該怎麼提前做賬呢?壓根兒不可能那麼理直氣壯地提啊。
只有在專案啟動後,才能以公司用人的名義計算進去。
江森心裡想著這一筆筆的鉅額賬目,感受到葉培的目光,但臉上依然毫無表情。
半小時後,雙方談妥了剩下的有點細枝末節,縣、鄉、村都拿到了自己要拿的那一部分,會議順利結束。回旅館的路上,江森一直沉默不語,葉培還以為江森是在懷疑人生,多次想要安慰江總,卻欲言又止,始終沒有開口。
一直等回到房間,葉培才忍不住問道:“江總,是不是有點……過分了?”
“過分?誰過分?”江森洗了把臉,來到402房間,看望躺屍的宋大江。
三個人就在402房裡聊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