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重生就要對自己狠一點> 第二百五十四章 好日子才剛開始(保底更新6000/15000)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五十四章 好日子才剛開始(保底更新6000/15000) (3 / 4)

“你聽我說。”胡部長正色道,“我們這個機構,要弄起來,肯定是長期弄,除了你之外,一定還會吸收其他的作家進來,但是你跟他們不一樣,你是老闆,你的這三十個點,是今後這個生意,整個攤子鋪開來的純利潤。這個你算一下,要是咱們能吸收到三到五個特別優秀的這種商業寫作的作家,這個利潤,是不是就很可觀了?”

江森不吭聲,也不表態,胡部長便繼續說道:“當然,按道理說,不管怎麼分,你原本都應該是要分到一半的,可是咱們這麼多單位,那也不是不出力啊。

我們這麼想,首先稅收這塊上,這部分的事情,區裡就給你減免掉了,你原本企業所得稅就要百分之四十五,現在這一塊,我們可以長期給你減免掉,你個人,一分錢都不用自己多掏,直接從單位的賬上走過去,我們只要求多拿百分之十,不過分吧?”

江森微微點頭:“嗯,這個應該的。”

胡部長又繼續道:“第二個,你呢,現在還在上學,管理上,肯定是不可能再分心,這個出版公司一弄起來,日常管理上,肯定只能靠區裡來打理,這個人手啊、場地啊,還有其他亂七八糟的事情,我們全包,相當於管理入股,你只要提供產品,別的全都不用擔心,我們全心全意,把你的公司,當作我們自己的單位來經營,再多拿百分之十,不過分吧?”

江森再次微微點頭:“嗯,也應該的……”

“那這樣是不是就三七開了?”胡部長露出笑臉,又指著林總編道,“而且我們這個三七開,區裡也沒吃到大頭。有一部分還是《東甌日報》的,要靠人家的發行渠道,《東甌日報》幫忙印刷、幫忙鋪貨,那麼多人,忙前忙後,只拿百分之二十。我們區裡你別看剩下還有五成,公司的運營成本、稅務成本,全都在裡頭了,還要操心……”

“都是辛苦錢啊!”一個大佬冷不丁來一句。

滿桌人又是哈哈大笑。

江森胡部長後面的這點話,基本看破不說說。對區裡這種生意來說,所謂的運營成本和稅務成本,根本就是左手出、右手進,公司要招人,肯定都是這些大佬的自己人。現在公司的運營權歸他們,自然每個大佬手裡,少說都能掌握三兩個直接的名額。只要公司能夠保持盈利,只要他們能一直坐穩屁股下的位置,這些人事名額,他們就能牢牢攥在手裡。

拿公司的利潤,來安排他們自己的人手,這就不叫成本,對各單位來說,這應該是額外收入才對。只不過錢不是直接經各單位的手,而是直接發到了單位的外聘人員手裡罷了。

至於稅務成本,那就更扯蛋。

公司一旦成立,如果經營情況良好,區裡的地稅和國稅,就多了個穩定的徵稅點。即便只佔到區裡每年的稅收總額很小很小的一部分,可這分明也是業績,又何來成本一說。

另外有了這一層,這幾個單位每年的各種招商引資任務,也就有了穩定的來源。刨去江森的這一份,《東甌日報》的這一份,還有稅收和成本,由區宣傳部牽頭的這幾家單位,手裡頭還能掌握的公司純利潤,至少也在35%左右。

而以江森對目前國內圖書市場的瞭解,網文簡體版的銷售量,其實是不算低的,並且利潤巨大,這筆錢往最少了算,估計也能值個七八百萬。平均落到每個單位手裡,剛好百萬左右。也就是說,甌城區這邊光是宣傳口相關的這一片,大家一起湊一湊,每年就能輕輕鬆鬆湊出一千多萬來,對整個區政府來說,相當於很大程度上,就擺脫了對區裡企業的依賴。

而如果市裡當年沒有類似的任務,這筆錢可就是實實在在地,存下來了!試想這麼大的一筆財政預算之外的可支配資金,如果年復一年積攢下來,哪怕是拿去做定存,或者搞點低風險的投資,這樣賺到手的錢——說句比較沒出息的話,至少區裡每天的伙食水平都能提高不少,不論怎麼算,這都是一筆好買賣……

江森大致上,能猜出這筆錢的去路。

但其中會不會有人再伸手進去撈一把,那就不是他能搞明白的事了。

而且對這個安排,他基本也能接受。

不用自己交稅、不用經過星星星中文網的中間商賺差價,提成從原先的10%上到了30%,哪怕是從“售價的10%”變成了“純利潤的30%”,可依然也還是回報豐厚的。

並且跟之前一樣,他只管自己寫東西就好,其他的,什麼事都不用自己來操心。

很切合他現在的實際情況。

心裡這麼一圈嘀咕下來,似乎確實是個多贏的局面。

唯一的前提,就是他的書可以賣座。

但是,交給其他別的出版社來發行,也照樣如此啊……

連風險都是等同的。

江森不由又看了看胡部長,眼裡略微有點佩服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