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有了好的去處,那還辛苦的擺什麼攤子。
彭大娘也是個說幹就幹的性子,先將攤子打了出去,再找到李琳芳,表示她和她的小女兒,想要一起加入蘇氏小吃行。
李琳芳沒怎麼猶豫便答應了下來。
鋪子中幹活的人雖然多,但缺有管理經驗,以及有經營能力的熟手,而彭大娘在長安城擺了十幾年的攤,為人圓滑又精明,很會和客人們打交道。
過了半月,李琳芳便決定,讓彭大娘擔任小食鋪的店長,負責鋪子內的一切事情。
要說資歷,當然是應該選擇朱阿婆他們,畢竟彭大娘才加入鋪子沒有多久。
但朱阿婆她們為人雖然踏實又信得過,但她們畢竟當了一輩子的莊稼漢,長安城都沒有來過幾次,不會和人打交道。
而彭大娘早就和朱阿婆她們熟的很了,對於彭大娘當店長這個決定,眾人也沒有意見。
其實誰當都一樣,只要能夠帶領大傢伙賺錢就行了。
彭家的人,便全部在蘇氏小吃行幹活了。
彭大娘是店長統籌一切,彭二孃負責收錢以及解決客人的問題,彭三娘會的不多,正好缺個打雜的人,便由她來處理一些瑣事。
彭大郎還是負責送外賣,如今,西市以及西市附近的坊,每日都有人訂餐,蘇棠便給他配了一輛騾車。
彭大郎便解放了雙腿,每日趕著騾車,去給幾個坊送吃食。
而長安城的攤主那邊,現在不僅限於定點賣牛奶了。
山上的果子陸續的成熟,但許是第一季的原因,產量不高,口感上也不是特別的好。
對於這一季的果子,蘇棠也不打算費太多的心思,但若看著那些果子熟透了,自行跌落在地上腐爛有太可惜了。
索性將這一季的果子也和攤主搞合作,將所有成熟了的果子,定了一個大概的價格,每日從樹上摘下來,送到願意合作的攤主那兒。
由攤主們來幫著賣,賣出去了再收錢,若是沒有賣出去壞了的,損失則由她來承擔。
讓蘇棠沒有想到的是,在她看來味道很一般,甚至有些酸的難以下嚥的果子,在長安城內賣的卻還算不錯。
目前,兔兒山上的所有果子,全部統一售價為兩文一斤,不到半月的時間,成熟了的便全部處理完了。
她也想了想原因,大概是因為現在市場上賣的果子不多,價格又比較的貴。
而她賣的像火龍果、蘋果之類的水果,瞧著就新奇,許多人都願意買上個一斤嚐嚐。
而這一茬的果子接的又不多,所以很快就賣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