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復了對小吃行的食材供應,彭大娘在彭氏酒樓的地位隨之穩固了下來。
每日朱大郎等人將食材運送到小吃行的時候,彭大娘在派人,將食材運送到彭氏酒樓去。
然後再由陳里正的媳婦,以及雷家、柳家的大娘們處理食材,製作成菜餚,最後端上桌給客人享用。
再說彭大郎,可是彭大娘的心頭肉。
彭大娘又怎麼捨得自己的心頭肉,整日風吹雨淋的吃苦。
所以,在她當上彭氏酒樓掌櫃的第一日,彭大郎便再也沒有去送過外賣了。
從那以後,彭大郎便經常出現在彭氏酒樓之中。
酒樓的夥計,每當見了他,便會親熱的喚一聲郎君。
特別是鋪子內的好些女夥計,見了他的時候,那溫柔中帶有一絲羞澀的目光,簡直是讓他感覺這一輩子都值了。
這也是他不惜和“救命恩人”蘇棠撕破臉皮,也要讓他娘重回彭氏酒樓的原因。
應了那句話,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於上青天。
反正讓他回到那個,每日為了送外賣,將鞋子都要磨破的歲月,不如讓他死了算了。
雖然彭大娘口口聲聲說的,繼續經營小吃行,為的是不辜負常客的期望。
但這每日運送到小吃行的食材,都運送到了彭氏酒樓那邊,小吃行這邊已經是不可能像往日那樣經營了。
彭大娘乾脆就在小吃行這裡,幹起了老本行,售賣餛飩、麵條、蒸餅等等普通常見的吃食。
生意雖然不如當初售賣小吃那般的火爆,但每日總算是有營業額能夠進賬。
目前她在彭氏酒樓那邊一月的工錢,再加上平日收到的小費,一月下來的收入很可觀。
她現在有一個夢想,那便是賺許多的銀錢,然後將購買小吃行六間鋪子的錢給崔家,讓小吃行真正的屬於她。
到了那個時候,再將小吃行好好的經營,那她,便不僅僅是掌櫃,亦是東家!
一切似乎都在朝著她預料以及夢想中的方向所發展。
...
時光流轉,田地中的稻米熟了。
珠窩村以及其附近的村子,大部分的人家都種植了蘇棠售賣的雜交水稻稻種。
這幾月風調雨順稻米的長勢很不錯,再加上蘇棠傳授的科學的種植方法,田地中的稻米產量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