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了親,老宅的人沒有任何理由來大房這邊磨錢。
想要錢?那就只能看自己的雙手是否勤勞了。
至於老宅的人,為何鉚足勁賺錢,蘇棠並沒有去了解。
對於老宅的人,她沒有趕盡殺絕,已經是仁至義盡了。
只要這些人在她家踏踏實實的幹活,便給他們一謀生的機會。
...
老宅那邊的三個兒媳和陳里正的兩個兒媳,每日就和麵粉,朱阿婆負責下鍋,李琳芳就只用調餡,基本上,上響就能將一日的餡料全部做好。
到了下響,她就用空閒的時間,研究新的吃食。
蘇景德在倉庫那邊負責紙張的事兒,一籮筐的木片能夠換取五個銅板,村民們的幹勁十足。
這活沒有難度又簡單,賺錢還快,珠窩村的村民們,基本上是除了吃飯和睡覺之外的時間,都在與木頭打交道。
而村民們也非常的默契,木片能夠換錢的事兒,愣是沒有一個人將此事傳出去。
包括那倆外村的小夥,每天早晨來幹活的時候,挑著家中處理好的木片片換錢,他們家同樣是守口如瓶。
大傢伙都精著呢,都明白要悶聲發大財。
手工造紙上不難,葛家兄弟很快就能上了手,順利的製作出了紙張。
葛家的女眷則用裁紙器,將其裁剪成長方形,再將紙倆倆壓在一起,做成抽紙的形式,最後裝進布袋。
抽紙盒雖然簡單,但是在製作的過程中卻頗為麻煩,售價又不高,若是專門請人來製作抽紙盒不划算。
於是經過和王俊彥的商議,蘇棠將抽紙的價格降低了一文,抽紙盒則由王俊彥那邊安排人自行製作。
過了幾日,酒釀好了,紙張也有了一點存貨。
王俊彥便按照約定,帶著奴僕來到了兔兒山,繳納了五成的貨款將紙和酒提走了,另外五成尾款下次提貨的時候結清。
他在西市的那間鋪子是賣雜貨的,位置不錯,在市署的旁邊,算是西市內最熱鬧的地兒了。
現在的貨源還不多,他打算先在西市售賣,看看市場反響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