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雖未明說,但從先前的隻言片語中,容錦依舊窺見些端倪。
謝秋桐搭在紫砂壺柄上的手指輕輕敲了下,眉尾微抬,似是意外於她會問到自己面前,而非沈裕那裡。
容錦不躲不避,神色坦然。
謝秋桐同她對視片刻,忽而一笑,托腮回憶著:“也是從前的舊事了。”
當年,陳桉因監修興慶宮捲入一樁貪墨案中,被人推出去當了頂缸的替罪羊。
他出身清貧人家,雖有滿身本事,但不諳人情世故,還因行事過於耿直不阿得罪過同僚,以致落難時只有落井下石的,並無敢伸出援手的。
是謝秋桐奔波輾轉,不知求了多少人,只是她終究人微言輕,並不能憑一己之力為陳桉翻案,只能將蒐集來的證據與希望一同寄託在旁人身上。
而這個“旁人”,便是沈裕。
謝秋桐冒死攔了沈裕的車馬,聲淚俱下地陳情,只盼他能伸張正義,救陳桉一命。
算來已是近四年前的事情,可謝秋桐依舊記得一清二楚,閉上眼,甚至還能回憶起沈裕那平靜而幽深的目光。
抿了口溫熱的茶水,才慢慢平靜下來。
“他……”容錦稍一猶豫,輕聲問道,“他置之不理?”
“他管了,只是晚了不少。”謝秋桐捧著茶盞的手不自覺收緊,指節微微泛白,“貪墨案的始作俑者,是朱氏,可興許那時的證據不足以追本溯源,他不願打草驚蛇,足足又拖了半月……”
半月的光景,陳桉等人不知在牢中又受了多少罪,斷了手筋,命懸一線。
謝秋桐那時只當自己看錯人,沈裕也是同朱氏沆瀣一氣的敗類,幾乎恨透了他,是後來陳桉出獄之後分析利害,才稍稍緩和。
可饒是如此,陳桉被挑斷的手筋再難恢復如常,滿身上下的傷幾乎要去大半條命,哪怕陳桉脾性好能諒解,她卻始終無法就此釋懷。
大局之下,常人命如草芥,沉浮榮辱皆是執棋者來定的。
陳桉並不怨恨沈裕,因他最終能翻案,也是借了沈裕清算朱氏的東風,加之天性良善寬厚,不願為此自苦。
而謝秋桐難以釋懷,因她當年曾真情實感地信過沈裕,以為他是從前那位光明磊落的少將軍,將滿心期待放在了他身上。
可在無人知曉的歲月裡,沈裕已經成了勾心鬥角、翻雲覆雨的“政|客”。
溫熱的茶水逐漸發涼,容錦摩挲著杯上的青花紋,只靜靜地聽著,並未多言。
倒是謝秋桐,講完舊事後,話鋒一轉道:“錦錦,是你在沈裕面前為我們勸過什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