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年都會來,不過不是閒逛,而是來擺攤。”容錦在一處賣糕點和果子飲的攤子停住腳步,同商陸講解,“這時節,幾乎是一年到頭最好賺錢的時候了。”
攤主見她駐足,立時殷勤地招攬道:“姑娘可要嚐嚐我這裡的糕點?我這裡的蓮花酥和梅子酒可是一絕,整個西市都知道……”
容錦聽她舌燦蓮花自誇一通,抿唇笑道:“您的嘴皮子還是這麼利落。”
攤主訕訕笑著,打量面前這位戴著面紗、身形窈窕的美人,絞盡腦汁,卻依舊沒想起來自己何時見過她。
容錦從荷包中翻出些散錢,買了幾塊糕點,並沒多做停留。
她將糕點捧到蘇婆婆面前:“年孃的廚藝確實不錯,這蓮花酥的方子據說是一位宮中御廚給的呢。”
再往前走,有個聚了不少人的攤位。
商陸踮了踮腳,尚未看清那裡究竟是在做什麼,便聽一旁的容錦提醒道:“八成是投壺或套環□□頭。”
蘇婆婆拈了塊蓮花酥,見商陸興致勃勃,便笑道:“既是好奇,就去看看吧,我去茶肆等你們。”
容錦正猶豫著,商陸已經滿口應了下來,扯著她的衣袖往前。
分開看熱鬧的人群,其中確實是個投壺□□的攤子。
那位鬢髮花白的攤主正不厭其煩地講著規矩,說是二十文錢換八支箭,若是連續投中三支便開始有小彩頭;若是能八支連中,則可以帶走那枚價值十兩銀子的玉佩;若是八支連中外還能“貫耳”,就送那對出自惠山祁大師之手的泥人。
江南惠山一帶最有名的便是泥人,先帝在時南巡,見過祁大師那栩栩如生的手藝後,曾為此御筆題詩。自那以後,祁大師捏出來的泥人備受追捧,輕易便能賣出幾十兩銀子。
廟會上投壺□□的攤子並不少見,但像這般大方的彩頭卻不多,故而眾人大都聚集在此。
只不過連中六支以上的人寥寥無幾,更多的甚至連四支都難。
見商陸躍躍欲試,容錦便數了二十文錢,問攤主換來了相應的羽箭。
商陸自負有武藝在身,雖沒到百步穿楊的地步,投壺總是不在話下,哪知第一箭就失了手。等到八支箭陸續投完,也只是連中四支,換了個小孩子喜歡的泥鷓鴣。
“別想了,”容錦見他一副摸不著頭腦的震驚模樣,沒忍住笑了出來,輕聲道,“這箭和投壺都是動了手腳的,若不然真叫人輕易把頭獎贏了去,攤子還怎麼開下去。”
“怪不得我總覺得那箭的手感不對,”商陸這才回過味,又疑惑道,“你怎麼知道這些?”
容錦掩唇咳了聲:“改日再告訴你。”
商陸已經知道這其中有詐,卻依舊不甘心就這麼放棄,問容錦討了銀錢,還要再來。
他執拗起來也是不講道理,容錦看他又輸了幾輪,彷彿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眼裡再沒旁的事情,無奈地嘆了口氣,隨後橫插一手,拿過了新換的那八支箭:“我來試試吧。”
攤主老神在在,並沒將她這麼個嬌滴滴的姑娘放在眼中,轉頭就去招呼其它客人。
容錦沒急著投,而是掂量著那竹箭,似是猶豫不決。
周遭聚著看熱鬧的人見她遲遲未有動靜,紛紛不耐煩起來,甚至還有出聲喝倒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