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三國之漢室再興> 第468章 登基改元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68章 登基改元 (1 / 2)

是歲秋九月,天高雲淡,北雁南飛。

有快馬飛報洛陽,琅琊麒麟出現,秣陵鳳凰來儀,黃龍現於鄴城,當此祥瑞之兆,正好安排入宮之禮。

獻帝帶領文武正式進入洛陽太極殿,舉行大典儀式,詔書由黃琬、董承起草,書中只讚頌漢祚延續,卻隻字不提百官任命之事,群臣不由疑惑不已。

讀罷詔書之後,只見獻帝起身,對群臣說道:“漢室經王莽篡盜,幸得光武皇帝誅逆,才又延續二百餘年,卻又被董卓作亂,險些讓江山崩裂,今能讓社稷復存者,實則仰仗燕王文韜武略。

朕流離失所,實無德忝帝位,自忖天命當歸舊太子東海王一脈,祖業方可延續,四海之主惟燕王可服眾,今欲將帝位讓於燕王,撫臨四方。”

獻帝此言一出,滿堂大驚,連劉和都莫名所以,站在首班愣住了,雖說這是必然結局,但也需要一個過程,先過渡到洛陽,再逐步讓位,他沒想到劉協竟然如此果決。

身旁的荀彧猛地推了一把劉和,他這才猛然驚醒,趕緊出列跪倒在地,大聲道:“臣無才德,焉敢繼承天命?昔高祖平秦滅楚,創造基業,世祖延續漢祚,相傳四百餘年,陛下既為真命天子,就該繼續發揚祖宗大業,臣只想效仿周公,輔佐天子,再興漢室,別無二心。”

漢獻帝卻搖頭一嘆,慨然道:“燕王平定四海,功德昭於天下,你也是大漢宗派,又是東海恭王一脈,也理當正位,朕受董卓裹挾,於天下並無大功,燕王繼位,上合天心,下合民意,且有祥瑞現世,朕今後能安享清閒之福,見證大漢再興,實乃祖宗幸甚!生靈幸甚!”

劉和一怔,抬頭看向獻帝身旁的黃琬、董承和蔡邕幾位老臣,見他們老神在在,躬身侍立左右,顯然這是他們早就商量好的,只是一直沒有向自己透露。

這個驚喜讓劉和有些措手不及,又扭頭看了看身旁的荀彧、曹操、劉備、呂布,還有末位陪同的幕僚諸葛亮、司馬懿,大家都低著頭十分虔誠,竟沒有人給自己一個暗示。

這幫老狐狸、小狐狸,個個都精明得很,這時候絕不會參與進來。

劉和無奈,只好再推辭道:“祥瑞圖讖,大多都是虛妄之事,陛下不可輕信,怎能將祖宗基業輕易讓位?”

獻帝心意早決,言道:“燕王不必推讓,昔日天下動盪,幸賴祖宗之靈,有愛卿功蓋寰區,威震天下,才能保江山危而復存,朕為漢室子弟,自當以天下為公,昔日堯舜禪位,名播於後世,朕亦有心效仿,還望卿等成全朕傳聖之義,加順靈祇,紹天明命,再興漢室。”

大殿之上一片沉默,既沒有人反對,也沒有人支援,這似乎已經成了劉家的家事,其他人都不摻和。

片刻之後,劉表代表宗室出列言道:“昔者唐堯禪位於虞舜,舜亦以命禹:天命不於常,惟歸有德,漢道陵遲,賴燕王神武,方能拯難於四方,重振朝綱,光復漢室,殿下既能恢光武大業,又有皇靈降瑞,此正應燕王當即帝位,以繼漢統,不必遲疑?”

黃琬和蔡邕相視一眼,終於出列奏道:“陛下既有歸隱之心,天下不可一日無君,大王乃是漢室嫡親後裔,理合繼統以延漢祀。”

此時堂上堂下大臣全都表態,群臣也都紛紛下跪,請劉和登基即位,獻帝則取下冠冕,脫去龍袍,親自下位來,將劉和扶到了龍椅之上。

劉和甚至還有些發懵,就看著堂下文武各官跪拜在地,大呼“萬歲”。

拜舞禮畢,早有董承將皇家儀仗準備好,什麼玉璽、印綬等等,在殿前擺了一大堆,蔡邕帶著劉和一一拜受,算是完成了禪讓之禮。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