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咧嘴一笑,將眼眶中的淚水擠完。
少年郎抬頭望向更北方,那是家的方向,每逢春節,父輩吹牛,母輩斟酒,老輩帶笑望著孫輩嬉戲打鬧。
好多好多年前,謝家一家子都在的從前,亦是如此。
年關將近,無論身處多遠之外的遊子,都會披著風雪,回家吃一頓餃子,吃一頓一年才能吃到一口的餃子。
最好喝的是餃子湯,不用加鹽,就鹹鹹的。
哪個孩子想待在家外,又是哪個父母想自己的孩子在外受苦。
不過就是一個將心比心,看不得對方日夜操勞,又看不得各自滿面凍瘡。
最難一個“家”字,有點有撇有勾有捺。
是啊,少年心中明瞭。
儘管這個世界參差不齊,但在萬里開外的,那個叫做豐雪村的小地方,總有一個喜歡滿口“之乎者也”的“小老頭”,倚靠著門框玩弄手中從來不抽的小菸斗,然後在心中望子成龍。
那是一個名字叫文卿,但卻一輩子只在大院裡讀書的少爺,那是一個眼睜睜看著自己妻子嚥氣,卻無能為力的丈夫,那還是一個狠心送走兒子,卻欲哭無淚的父親。
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這個最信這句話的父親,卻親手送自己的兒子去遠遊,去一個他甚至都不認識的地方。
小老頭只在心中想著,鳳雛出深院,騰雲起萬里。
此番時節,除夕清晨,相隔萬里的兩人,一人望向北方,一人眺望南方,各自思念彼此,思念這個世界上僅存的,最親近的人。
少年抖擻抖擻精神,父親數落數落天寒。
隨後兒子轉身下山,老爹扭頭生火。
山下迎春鼓,被山寨嘍囉敲響。
天下共迎春。
山門有習慣,每年除夕敲小鼓,每一甲子敲大鼓。
大鼓迎春,如春雷陣陣,喝退黴運,迎來福運。
山下有醇酒,可以消鄉愁。
鄉愁鄉愁,卻下眉頭,又上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