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十年時間,李牧完善了大唐方方面面的制度。
曲轅犁,紅薯,土豆,玉米,棉花等提高土地產量的方法以及種子被推廣至大唐的全部疆域。
大唐的子民無不歡欣鼓舞。
至此。
大唐不再路有凍死骨,即使是遭遇了天災,也不再出現餓死人的情況,更不要說赤地千里,易子而食了。
還有書籍,也是全面推廣。
知識不再只是權貴人家,世家子弟的專屬,人人都買得起書,人人都讀得起書。
而教育同樣被普及開來。
每個村莊,每個鄉鎮,每個城市,都有了小學,而且是免費入學。
小學教導的不再侷限於八股文,而是涉及到方方面面。
化學,物理,數學等基礎知識,被李牧給整理了出來,啟發了當世無數的能人,他們更是順著李牧的思路,不斷深入挖掘,漸漸形成了一套體系……
初中,高中,大學。
李牧幾乎照搬了前世的教育體系,事實證明,這個體系非常適合華夏人。
而政府的招錄不再是科舉,而是公務考試。
更加的公平,更加的講究實用性。
而且隨著各行各業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學子們也不再僅僅侷限於公務考試,而是走向了社會上各色的崗位。
和平發展的年代,體制內顯然不是最憂的選擇。
因為體質內薪資低,而在迅速發展的外面,則是大把大把的機會。
而女人的地位同樣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
整個社會體制開始慢慢走出封建社會,向更高的形態進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