頹廢三天,這是季牧之放任自己的極限。
接下來,他準備直接去燕國,從黑甲軍入手調查寧姒的事。
阿習自當力勸:“公子,國事為重,還請三思。”
在他看來,西邊戰事自然比寧姒重要。而且,說得不好聽點,寧姑娘受了那麼重的傷,又以那樣的方式消失不見,不可能還活著。
當然,他也希望寧姒能逢凶化吉。
客棧裡,季牧之面無表情的收拾儀容:“除我之外,難道晉國就沒有可用之人了?前有兩位皇兄,後有文臣武將,怎麼就少不得我?”
“太子殿下要輔佐朝政,祁王殿下要赴燕求援,只有殿下您……”
“等等。”季牧之突然打斷他,“你剛才說什麼?祁王殿下要做什麼?”
阿習不知道哪句話說錯了,聲音越來越小:“我說,祁王殿下要赴燕求援,這西陲戰事,只有殿下可託。”
季牧之繼續整理衣衫:“丟了四座城池而已,怎麼就到了要求援的地步?”
阿習垂首:“屬下不知。”
都說君心難測,這是皇帝的決定,他哪裡猜得透。
阿習猜不透,季牧之卻能琢磨明白。
燕晉結盟,與衛國抗衡。如今衛國向晉出兵,無論戰事大小,燕國都該拿出他盟友的態度來。
想必燕國沒有做出應有的反應,晉國這邊才會派人前去。
燕國有尊後把持朝政,燕君勢弱,皇權外落,想讓燕國出兵援助,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好比一座山上有兩隻老虎,每隻老虎有各自的小弟。另外一座山的老虎遭到獵人襲擊前來求援,按道理大家該共抗獵人,可問題來了,該派哪隻老虎的小弟出去幫忙呢?
不管派哪隻老虎的小弟出去,另一隻老虎都會趁勢發展自己的勢力。明知是吃虧的事,想必尊後這隻母老虎和燕君這隻幼虎,誰都不會願意任由對方做大。
當然,季牧之也不認為燕國會任由衛國吞併晉國。唇亡齒寒,若衛國持續壯大,以衛君狼子野心,又怎麼會放過一統天下的機會?
只是,燕國多拖一日,晉國國力就多耗損一日。
此次派人赴燕,主要目的就是為了督促燕國儘快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