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還得重頭說起。
三天前,寧姒和季三一同前往風麓山,卻是等到太陽落山也沒見神醫嶽青出現。
沒想到會在山裡耗上一整天,也就沒想著帶點乾糧,寧姒實在餓極了,就獨自去附近的村落找吃的。
便是在這覓食路上,她遇人問路,問的是進城走哪個方向。
當時二人所處的位置是一個丁字路口。寧姒背後的來路是風麓山,左邊大路通往一處村落,右邊小道兩旁樹木蔥鬱,看起來像是進山口。
進城的路,那肯定是大路了。於是乎,寧姒運用排除法以及想當然的猜測,篤定的給他指了往左的大路。
事實證明,想當然不一定就是正確的。
“那個村子背後是一座大山,我發現不對,就在村子裡找了戶人家借宿。”男子道出寧姒友好指路的結果,言下倒是聽不出責怪之意。
事實上,當他被困在山裡打轉的時候,已經把寧姒好好‘問候’過了。
寧姒訕笑著撓頭,不承認自己不也不認路,嘴硬道:“那可能是我記錯了。”
一旁,季三望著閒話的兩人,深邃眼眸中透出一束精光。
一個大膽的猜測在腦海中成形。
會不會,眼前這位就是神醫嶽青?
當天他之所以沒能等到嶽青出現,正是因為寧姒指錯了路。如果當時嶽青走了右邊的小道,就會從另一個方向進入風麓山。待其察覺不對沿梯下山,必然會和季三遇見。
所以,寧姒就是那個讓歷史發展偏離軌道的變數!
猜測過後,下一步便是求證。
大步上前,季三攏手,朝男子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禮:“敢問先生,可是嶽青嶽神醫?”
寧姒頓住,目光在季三和男子之間來回,很快就反應過來。
是了,當天遇到他時,他手裡拿著小鋤頭,身後的揹簍裡裝著各種各樣不知名的植物。
當時她還以為那是一兜子豬草,現在想來,那小鋤頭更像是用來挖藥的。
誰家割豬草用鋤頭?又不需要斬草除根。
寧姒跟著問:“你真是嶽神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