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人們的物質生活有了長足的進步。
但文化生活相對而言卻落後了不少。
文化自信一直都在講,但真正能落到實處的時候並不多。
否則國內的那些公知,也不會在2020年的時候才會如過街老鼠一樣原形畢露。
如今的華夏,早已不是當年那個積貧積弱的華夏了。
華夏的人民,自然也不是當年的窮苦大眾了。
我們是五千年的文明古國,我們的文化傳承一直沒有斷絕過。
華夏民族的偉大復興,不僅僅是經濟上的復興,也要是文化和自信上的復興。
網上有說這首歌是用生僻字堆砌而成,說王成這是在譁眾取寵,看來是江郎才盡,沒有能耐了。
也有人非常喜歡這首歌,若真是用生僻字堆砌就能寫歌,那為什麼之前沒人寫呢?
是字典太貴還是你不會查字典?
這時候,京城著名學府的一位中文系教授站了出來。
對於王成的這首歌,他毫不吝嗇溢美之詞。
“生僻字雖然不常用,但每一個生僻字背後,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或傳說。我認為這首歌很有意義,比那些什麼情啊愛啊的強多了。”
“不是說要提倡大家都去學習生僻字,掌握更多的生僻字,但如果有興趣的話,至少要了解一下,這對大家總歸是沒有壞處的。”
“我們華夏的五千年文明,有太多的文化瑰寶等待著我們去發掘了。我覺得這首歌真正的意義,在於喚醒咱們文化自信和文化保護的意識。”
連文化圈的大佬都這麼說了,等於是跳出來給王成背書了。
黑子們就算是再怎麼狂妄自大,也不至於覺得自己比著名學府的中文教授更有文化吧。
所以這首生僻字火了,春晚的第一個節目,就如同去年的《萬神紀》一樣,瞬間就出現在了微博話題榜第一的位置。
如果不出所料的話,第二天嗶站逗樂以及直播平臺上,肯定會出現不少的翻唱以及二次創作。
可以說這首歌再次給夕顏月帶來了巨大的流量,同時嗶站和其他的幾個軟體,也能跟著沾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