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這麼說,是他基於前世的資料做出的判斷。
電斯拉的新能源汽車火爆,大約是13年的事情。
那時候馬丁抗住了第一次危機,從米國的政府拿到了第一筆新能源補助資金,順利的讓他的電動車事業迎來了飛速發展期。
這原本是一個非常棒的開局,只要穩紮穩打,發現問題快速解決問題,在缺少同行業競爭者的情況下,他的前路一片光明。
可問題是之後馬丁就有點飄了,他嚴重的高估了自家工廠的產能。
16年5月的時候,馬丁做了一個非常大膽的預估。
他預估電斯拉新能源汽車,在17年下半年左右,產量將會到達10萬輛道20萬輛。
到了2018年的時候,更是將完成50萬輛整車的生產。
這個資料,大約是16年產量的6倍。
很可惜,這些都是馬丁的預測,作為一名商人,他的預測很顯然是過於樂觀了。
果然夢想總是很豐滿的,但現實卻很骨感。
在馬丁做著美夢的時候,現實卻狠狠的給了他一耳光。
電斯拉新能源汽車,在17年的時候,緊緊只交付了5.5萬輛汽車,跟馬丁預測的資料差距很大。
造汽車,是一個非常系統的工程,這其中包含了上千種工序。
馬丁和他的公司剛剛進入汽車這個領域,在這方面沒什麼經驗,要交學費也是必然的。
牛都吹出去了,結果沒辦法按時交付汽車,這讓使用者們非常不爽。
隨著使用者信心的下降,股市自然而然的出現了波動。
正所謂福不雙至禍不單行,屋漏偏風連陰雨。
就在這個關頭,電斯拉主打的自動駕駛技術又出了問題。
自動駕駛出了問題,那就屬於是安全問題,可不能放任不管,不然會出人命的。
所以電斯拉馬上就召回了全球範圍內的汽車。
這一動作,再次讓市場對電斯拉的信心大跌,連帶著股票也一路狂跌。
這就是王成為什麼不建議現在入手電斯拉的股票。
因為現在的股價相對還是偏高的。
現在的電斯拉,還是那個被很多投資者都喜愛的公司。